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平安“买买买”背后:净利润波动下的营运利润增长与估值提升新期待

   时间:2025-09-06 06:06:57 来源:36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平安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旗下平安人寿持续增持银行股引发市场关注。9月2日,平安人寿公告称,其于8月26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后,持股比例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5%。这已是该公司年内第三次举牌农行H股,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月17日和5月12日,持股比例先后突破5%和10%。

在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回应市场关切时表示,"举牌"是达到特定持股比例后的信息披露要求,并非战略性扩张。他透露,集团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资产两大方向,适度增加权益类投资配置。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股票及权益型基金投资总额达7784.22亿元,占总投资资产12.6%,在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的背景下,权益投资仍有提升空间。

尽管增持动作不断,但上半年业绩表现引发投资者担忧。数据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不过深入分析发现,6.2万亿元投资资产中,58%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部分约600亿元的浮盈未体现在当期利润中。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指出,此类资产配置实际增厚了净资产,提升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分红提供了坚实基础。

短期非经营性因素对利润产生明显影响。半年报显示,平安好医生并表带来的34亿元一次性减值,以及H股可转债发行产生的估值调整,合计拖累归母净利润增速约6个百分点。剔除这些短期因素后,实际跌幅收窄至2.8%,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持平。从营运利润这一反映经营质量的核心指标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且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寿险业务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截至6月底,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达7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3%,这是该指标自2022年以来首次恢复正增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至38.9%,同比增加9个百分点。渠道结构持续优化,代理人人均产能同比提升21.6%,非代理人渠道贡献比增至33.9%,其中银保渠道NBV同比增长168.6%。

公司双渠道布局取得突破。去年引入浙商银行原副行长吴建伟负责银保事业部后,"平安银行独家合作+外部大行深度联动"的模式已覆盖全国80%以上主流银行网点。联席CEO兼副总经理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这种布局有效降低了对单一代理人渠道的依赖,非代理人渠道贡献的增量成为业务增长重要引擎。

估值水平方面,截至9月3日,公司A股动态PE约8.7倍,PB约1.1倍,不仅低于友邦保险、联合健康等国际同业,也低于国内主要寿险公司。这种估值折价部分源于其综合金融业务结构,上半年平安产险和平安银行分别贡献12.9%和18.5%的归母营运利润,而市场对财险、银行板块的估值普遍低于纯寿险企业。

AI战略能否成为估值提升的催化剂仍存疑问。尽管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应用场景超650个,产险反欺诈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但相关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财报显示,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支出409.16亿元,同比增加11%,AI投入带来的成本上升尚未转化为明显的业务增长。同时,多家头部险企均将AI作为核心战略,平安需展现差异化优势才能获得估值认可。

在低利率环境下,公司的分红政策持续吸引长期资金。董事会宣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这是连续第13年保持分红递增。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468.98亿元,是累计融资总额的8.92倍。谢永林明确,未来投资将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及股息率4%以上、业绩稳定的蓝筹股。这种"类固收+成长"的属性,可能使其在红利资产行情中继续获得资金青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