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期间,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透露,我国正着手筹备一项针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旨在检验小行星防御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据吴伟仁介绍,该任务将采用独特的“伴飞+撞击+伴飞”模式执行。具体而言,任务将分两步走:首先发射观测器,对目标小行星进行近距离的抵近观测,全面收集其物理特性参数;随后,发射撞击器,以高速对小行星实施精准撞击。撞击过程中,将通过天地联合观测手段,利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先进技术,对小行星的轨道变化、形貌特征以及撞击产生的溅射物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小行星探测、防御及资源开发,对于保障地球安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这一观点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在此领域迈出的新步伐,不仅体现了对深空探测技术的深入探索,更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为推动全球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的合作,我国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合作倡议,倡导在地面联合监测、设备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及成果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应对小行星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携手开发小行星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