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博会探新篇:AI赋能、安全升级、生态共创,智能网联车驶向未来

   时间:2025-09-06 20:32:41 来源:新华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重庆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集中亮相,AI大模型、电池安全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三大核心看点。参展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创,重新定义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边界。

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让汽车交互从“机械执行”迈向“情感共鸣”。长安汽车展出的One Agent智能体架构,通过打通语音识别、逻辑推理与生态调用链路,使车辆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空调、座椅按摩并播放音乐。深蓝汽车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人车家”智慧座舱,则实现了车辆驶入住宅5公里范围时自动触发“回家模式”,同步调节家居设备。阿维塔科技将端到端智驾算法应用于量产车型,使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在今年上半年达到82.6%。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指出,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核心,将率先落地大模型技术,推动人、车、家三大终端深度融合。

电池安全技术迎来多维升级。吉利神盾金砖电池通过8针同刺测试实现不起火,长安汽车“金钟罩”电池采用材料与结构创新达成“零冒烟、零起火”,赛力斯则在电池内布设传感器网络,实时上传数据至云端分析。针对碰撞检测,某企业推出的智能监测系统可通过颜色变化直观显示电池损伤程度,为车主提供决策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强调,电池安全需从隐患预测、火灾防控等环节持续创新。与此同时,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新焦点,部分车型已实现生物识别数据本地化处理,用户可通过App查看数据使用记录并撤回授权,飞行模式下可一键关闭摄像头等设备。

跨界融合催生颠覆性创新。某企业展示的“透明光伏车身”技术,通过精准捕获光子实现每日20至50公里的补能里程,兼具弱光充电与随温变色功能。这种材料与能源技术的融合,折射出汽车产业打破行业壁垒的趋势。智博会上,高校、研究机构与车企联合发布12项前沿成果,包括天枢智能平台、电动汽车火灾仿真平台等,勾勒出协同创新的产业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全球汽车竞争已从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较量,产业集群成为生态繁荣的核心载体。

车路云一体化实践加速落地。重庆高新区街道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智慧路口传感器、摄像头形成协同网络,所有数据实时汇聚至云端调控交通流量。2024年7月,我国20个城市获批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汽车从“单车智能”向“系统智能”跃迁。西部车网副总经理吴勇认为,未来汽车将成为移动算力、储能与感知终端,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在开放协作的推动下,汽车产业正从传统制造向“科技+生态”型产业全面转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