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全面接管企业运营,并启动温州生产基地的复产计划。此次公告距离威马上一次官方发声已间隔近两年,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根据白皮书披露的复兴规划,新管理团队制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2025年9月前恢复EX5、E5两款车型生产,首年确保产销1万辆,力争突破2万辆;2026年实现量产10万辆的跨越。海外市场方面,企业计划通过泰国KD工厂打开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布局。
在产品战略上,新威马将同步推进纯电动与增程式技术路线,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超10款新车型,覆盖从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及跨界车型。其中,EX5、E5等经典车型将进行全面焕新升级,构建更完整的产品矩阵。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公布的远期目标显示:2027-2028年销量将跃升至25万-40万辆并启动IPO筹备;2030年产量目标直指100万辆,营收预期达1200亿元。这一激进规划与当前企业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市场对执行可行性的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接盘方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通过股权穿透发现,其控股股东深圳凤宇管理与宝能系企业存在深度关联:宝能汽车通过旗下公司间接控股悠宝佳汽车,而深圳凤宇管理正是悠宝佳的控股方。这种资本纽带在实体运营层面已有体现——今年年中,威马与悠宝利汽车曾共同现身宝能汽车深圳展示中心。
企业背景调查显示,宝能汽车当前深陷经营困境,已12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超3621万元;3次被下达限消令,涉案金额达2.7亿元;另存在37起股权冻结记录。这种财务状况与其需要支撑的百万辆产能目标形成强烈反差,给威马复兴计划蒙上阴影。
在用户端,白皮书发布后引发大量售后问题咨询。众多车主在公告下方留言,要求明确现有车辆的维修保养渠道恢复时间表,但官方未对此作出回应。这种供需错位反映出企业重整过程中,消费者权益保障与产能扩张之间的平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