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深度重塑全球智能出行格局的关键节点,四维图新于北京举办2025EVOLUTION创想大会,正式宣布品牌战略升级为SEEWAY.AI。这一转变标志着企业从传统地图服务商向AI驱动型智能出行方案提供商的全面转型,CEO程鹏在会上通过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演进路径与商业实践逻辑。

程鹏指出,当前汽车产业竞争已从价格维度转向价值创造维度。"用户不再满足于功能叠加,而是追求智能化带来的真实体验价值。"他强调,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安全合规已从成本约束转化为市场准入的核心条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智能驾驶芯片交付量同比增长42.3%,印证了行业对高可靠性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作为技术转型的核心载体,四维图新发布了全栈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基于地平线征程®6E芯片的PhiGo Pro方案实现高速/城区全场景覆盖,通过鱼眼摄像头复用技术将传感器成本降低30%,已获得多家车企爆款车型量产订单。更值得关注的是,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的PhiGo Pro+方案,以行业最低算力实现城市NOA功能,接管率较同类产品降低40%,展现了算法优化的技术深度。
在芯片领域,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创造里程碑式突破:SoC与MCU芯片累计出货量双双突破亿颗。其中AC8025座舱域控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可在-40℃至125℃环境下稳定运行,供货周期延长至15年。该芯片支持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交通信息数据库,配合2.6亿POI数据接入,构建起覆盖停车、充电等场景的生态服务体系。

全球化布局方面,四维图新创新提出"硬件兼容全球+体验本地化"策略。其AC8015/AC8025座舱方案通过单一硬件架构适配不同区域法规要求,成本优化达15%。在驾舱融合领域,基于SA8155P&SA8255P芯片的舱泊一体方案,集成3D渲染、多屏交互等功能,将系统成本压缩至千元以内,已在前装量产车型中大规模应用。
高精度定位服务成为另一技术制高点。四维图新P+V融合定位方案在遮挡场景下水平定位误差控制在0.2%以内,通过轻量化终端设计替代传统激光雷达方案,服务范围覆盖近40个国家。其合规业务已与阿里云、华为云等建立生态协同,完成30余家车企的100多个合规项目交付,构建起全球覆盖的服务网络。
品牌升级背后是技术DNA的深刻变革。程鹏将企业转型路径概括为"地图人-汽车人-AI人"的三阶跃迁:"AI正在重构产品逻辑,从功能实现转向情绪价值供给。"新品牌SEEWAY.AI谐音"四维",凸显人工智能的技术中枢地位,其核心理念"眼中有光,行之有维"诠释了以可视化技术连接智能出行的愿景。
在量产实践层面,四维图新与鉴智机器人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2025年累计获得585万套智驾方案定点,覆盖20余家主流车企的100余款车型。其中PhiGo Entry行泊一体方案以千元级价格重塑市场价值标准,获得头部车企定点,标志着高性价比解决方案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