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疫苗界“华为”康泰生物:新爆品与旧困局交织,创新破局成关键

   时间:2025-09-08 11:15:5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深圳疫苗企业康泰生物曾因乙肝疫苗产业化突破被誉为“中国疫苗之巅”,但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增长困境。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骤降77%至0.38亿元,创上市以来新低。尽管与阿斯利康的疫苗产业化合作及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的上市带来积极信号,但核心产品批签发量下滑、股东减持等问题仍困扰着这家研发型企业。

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被视为康泰生物突破困境的关键产品。2023年9月获批上市后,公司凭借国内首个“四针法”接种方案迅速抢占市场,首年批签发量达337.26万针,接近行业龙头康华生物的水平。得益于该产品放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81%至13.92亿元。然而,利润表现却与营收增长背道而驰——同期净利润仅0.38亿元,同比下滑77.3%,主要因四联苗、13价肺炎疫苗等传统核心产品批签发量大幅萎缩。

国家疾控局对百日咳免疫策略的调整成为四联苗市场崩塌的直接导火索。自2025年1月1日起,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提前至2月龄首针,而四联苗因说明书限制需3月龄才能接种首针。这一个月的接种窗口差异,导致四联苗市场份额几乎归零,批签发量骤降84%。公司为此计提0.94亿元存货减值准备,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新产品爆发与旧产品沉沦的割裂,暴露出康泰生物产品结构的脆弱性。

债务压力与股东减持的双重夹击,让康泰生物的复苏之路更加艰难。2021年为新冠疫苗产业化发行的20亿元可转债,至今仍是公司财务负担。为推动转股消化债务,公司连续五次下修转股价格,凸显管理层对市值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袁莉萍的减持计划却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其因离婚获得的高达24%股份,自2021年起持续减持,今年7月再次披露不超过1%的减持计划。作为A股史上最贵“分手费”获得者,袁莉萍的减持行为持续动摇市场信心。

尽管处境艰难,康泰生物仍保留多个突破口。短期来看,消化可转债债务是首要任务;中期需依赖五联苗等在研产品或海外市场拓展填补传统产品空缺;长期则寄托于与阿斯利康的疫苗产业化合作。但所有希望均建立在创新产品成功的基础上——正如华为通过5G技术突围,康泰生物若想成为疫苗界的“华为”,必须用持续的创新打破当前困境。市场对公司的最终判断,将取决于其能否将技术储备转化为实际业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