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变革浪潮中,北汽集团正以一场涉及设计、组织架构与战略方向的深度调整,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这场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是国际知名设计师罗伟基的加盟——这位曾在雷诺、福特等国际车企主导核心设计工作的华人设计师,于2024年10月正式出任北汽集团首席设计官,成为北汽设计体系重构的关键推手。

北汽的变革紧迫性源于其长期依赖合资业务的结构性短板。以2021年数据为例,集团169万辆总销量中,合资品牌北京奔驰与北京现代占比高达88%,新能源车型仅占2%。尽管2024年新任董事长张建勇提出“三年跃升行动”,计划到2027年实现整车销量300万辆、自主品牌占比超60%、新能源占比超70%,但现实挑战严峻:2024年极狐品牌销量仅8万辆,北京越野为18万辆,与目标差距显著。在此背景下,设计被提升至战略高度,成为突破口之一。
罗伟基的职业生涯堪称华人设计师的“天花板”样本。1964年生于香港的他,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汽车设计硕士,随后在莲花、奥迪、奔驰、通用等车企积累经验。其职业生涯高光时刻在雷诺:2010年加入后,他主导推出“人生阶段”设计哲学,通过Captur、Clio等车型重塑雷诺品牌形象,使设计从“造型工具”升级为品牌战略核心。2021年转战福特担任全球首席设计官期间,他试图以设计推动福特向纯电智能转型,虽未完全达成目标,但积累了跨文化、跨体制的管理经验。
北汽选择罗伟基,看中的正是其“从零构建设计体系”的能力。2024年7月,罗伟基首次到访北汽,与张建勇及设计团队深入交流后,决定接受挑战。他提出“设计必须进入企业决策核心”的理念,直接向董事长与副总经理汇报,并推动三项关键举措:其一,成立前瞻架构设计室,将设计团队提前介入平台开发,同步解决电池布局、空间比例等工程问题;其二,组建品牌设计团队,从集团层面统一极狐、享界、北京越野三大品牌的设计语言,避免此前“各自为战”的混乱;其三,设立设计研究团队,通过消费者洞察反哺设计决策,减少后期反复修改。

这些调整已初见成效。2025年上海车展上,极狐发布的Arcfox 77°概念车成为罗伟基设计哲学的具象化表达:以北极冰原、洋流为灵感,强调“极致效率”与“自然适应能力”,试图打破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提出的“更快但更好”理念——通过前瞻设计阶段(Advanced Design Phase)将决策前置,邀请高层与用户共同参与方向定义,避免后期因意见分歧导致的拖延。例如,前瞻架构团队已制作出不同尺寸样车,验证平台可扩展性,使设计从“造型美化”转向“工程逻辑”。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罗伟基需证明其国际经验能否适配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配置、空间利用的偏好与欧洲市场差异显著,且新品开发周期已压缩至18个月以内,远快于欧洲传统车企。北汽内部变革的阻力不容忽视——设计从“边缘部门”跃升至战略核心,需打破工程、营销等部门的固有利益格局。2025-2026年将是关键验证期,罗伟基主导的车型将陆续上市,其能否将雷诺、福特的未竟之志转化为北汽的破局利器,市场将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