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硬件领域,AI眼镜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百镜大战”,而这场竞争在2025年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小米、阿里巴巴、传音等科技巨头的加入,让这一赛道更加火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八个月,市场上新发布的AI眼镜超过25款,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问世。
京东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入驻品牌数量也激增至原来的三倍。在众多新品中,头部企业的技术迭代和功能突破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正推动AI眼镜从“能用”向“好用”转变,成为普及AI眼镜的关键力量。
在CES 2025和WAIC 2025等全球科技盛会上,Rokid凭借其创新产品脱颖而出,成为焦点。其全球首发的“看一下支付”功能,为AI眼镜融入日常生活奠定了基础。本周一,Rokid Glasses正式开启预售,迅速售罄,全渠道销量已达40000台,9月产能已全部排满。
在AI眼镜赛道,产品硬实力、细节打磨和体验完善成为竞争的关键。Rokid Glasses的成功,得益于其在产品细节上的极致追求。这款AR+AI眼镜不仅是一款智能设备,更在“好眼镜、好耳机、好相机、好助手”四个方面做到了极致。
作为一款AI眼镜,Rokid Glasses首先是一款舒适的眼镜。其可拆卸鼻托设计,适配各种鼻型,佩戴舒适。整机重量仅49克,几乎达到了带显示能力的AI眼镜的技术极限。同时,Rokid还推出了“超级胶囊”可更换电池方案,通过磁吸式连接,延长续航时间,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在音频方面,Rokid Glasses提供了洪亮、韵律、播客三种音频模式,以及近场、远场和全向三种拾音模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在拍摄方面,Rokid通过HDR夜景增强和智能HDR技术,提升了暗光和逆光场景下的拍摄效果。用户还可以选择3:4、9:16、4:3等多种拍摄比例,以及15秒、30秒、2分钟、5分钟等录制时长。
在AI交互方面,Rokid Glasses的信息显示和AI交互体验也得到了重点打磨。用户可以无极自定义调节提词器和翻译的显示范围和高度,实时翻译功能支持89种语言,翻译时效控制在1秒以内。Rokid还持续迭代其自研的端侧AI意图识别模型,提升AI识别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Rokid Glasses的成功,离不开其在光学显示、交互技术、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例如,其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的优化、3D手势识别算法、空间音频技术和AR空间操作系统等,都为产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近日,Rokid还开放了面向AI智能眼镜的完整开发工具链,降低了AR+AI应用开发门槛,加速了内容生态的完善。
基于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细致的产品打磨,Rokid正在加速走向全球市场。今年8月,Rokid Glasses在海外新品发布会上众筹金额迅速达到40万美元,受到海外博主和科技媒体的高度评价。目前,Rokid的海外营收占比已接近40%,产品布局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Rokid在AR及AR+AI眼镜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布局,可以用“小而美”来形容。其聚焦细节打磨和产品体验完善,不追求“堆料造神”,而是在轻量化、小巧便携、舒适佩戴方面不断突破。在光学显示、拍照录像、AI交互等方面,Rokid找准用户痛点,解决关键问题,将精致的AR+AI眼镜和完善的体验打包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