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为豆包Seedream4.0的AI图像生成工具引发了科技圈的关注。这款工具凭借其精准的指令编辑能力和高度特征保持功能,被不少用户称为“中国的Nano Banana”。在实测中,Seedream4.0展现了强大的图像生成与修改能力,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同类产品。
用户只需通过豆包App上传参考图,输入简单的文字指令,即可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例如,一位用户将自家小狗的照片上传后,输入“给它戴上好看的华丽的丰富的首饰”,Seedream4.0迅速生成了一张毫无违和感的图片,小狗身上的珠宝细节丰富,甚至还原了北京老破小房间里的黯淡光线。当用户进一步要求“将它置身于一个舞厅里”时,工具不仅调整了场景环境色,还提升了珠宝的饱和度和亮度,仿佛小狗真的穿越到了舞厅。
Seedream4.0的亮点不仅在于图像生成,更在于其对现实的理解能力。例如,当用户要求将一张老式电流表的指针移动到右边时,工具精准理解了“右”的朝向,并生成了符合日常经验的图像。在另一项测试中,工具成功将一张数学题的错误答案修改正确,展现了其文字编辑能力。
更令人惊讶的是,Seedream4.0还能直接翻译图片中的中文,并在翻译过程中保持画面和文字的质感稳定。这种能力在此前只有Nano Banana等少数工具能够实现。实测中,Seedream4.0甚至可以修改大段文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修改字幕,无需复杂的操作。
在与Nano Banana的对比测试中,Seedream4.0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例如,在生成一张日本陶艺家的肖像时,Seedream4.0对“85毫米人像镜头”的虚化效果还原度更高,面部沟壑更自然,阳光感也更强。而在生成一张简约咖啡杯的产品照时,尽管Seedream4.0对三点柔光箱设置的理解稍有不足,但整体符合prompt要求,角度和光线处理得当。
Seedream4.0的交互体验也备受好评。豆包App会主动帮助用户优化指令,例如补齐要求、规范倒装句、使用更准确的表达。这种“小助手”式的交互让用户无需担心prompt不够好,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工具在画面生成的语言遵从能力上也更强,光线变化、倒影呈现等细节处理得当,展现了惊人的世界理解与预测能力。
从GPT3.5到DeepSeek V3,科技圈花了两年时间;而从Nano Banana发布到Seedream4.0上线,仅用了20天。Seedream4.0的出现,不仅为创意人士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也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实现自己的创意。当AI真的可以“See Dream”时,人与梦的距离也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