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港股概念追踪 | 欧盟进口猪肉反倾销初裁出炉 机构称国内猪价中枢或上移 哪些概念股值得关注?

   时间:2025-09-09 13:18:33 来源:智通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商务部发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调查机关认定,欧盟进口的此类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依据《反倾销条例》相关规定,调查机关决定自2025年9月10日起,对进口被调查产品的经营者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要求进口商按初裁决定确定的保证金比率向海关提供相应保证金。

当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农业农村部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9月8日生猪线上市场价格为13.87元/公斤,较7月底的14.22元/公斤进一步下降,与2024年8月最高价超过21元/公斤相比跌幅明显。猪肉批发价格同样呈现下行趋势,9月8日为20.10元/公斤,较7月底的20.50元/公斤有所回落,与2024年8月最高价超过27元/公斤相比大幅下跌。

从上市猪企8月销售数据看,几大龙头企业销量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但销售价格同比、环比双双走低。产能方面,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微降0.80%,而7月为持平。钢联统计显示,这一调整与行业主动去产能的趋势一致。

为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近期出台多项反内卷举措。7月23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召开座谈会,邀请生猪养殖产业链头部企业参会,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措施,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存栏量,减少二次育肥行为,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6月上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通过降低出栏均重减少下半年供给,并计划调减基础产能100万头,以稳定明年上半年市场供应。

证券机构对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展开分析。华西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猪行业低效产能将逐步退出,价格中枢有望抬升,优质产能市占率提升,养殖效率高、成本控制优秀的企业利润将进一步增厚。开源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量达115万吨,其中自欧盟进口60万吨,占比52%。随着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保证金落地,进口成本上升将减少供给,有望推动国内猪价中枢上移。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滕玉洁表示,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猪肉供应量减少,尤其是副产品受冲击更明显,依赖进口的餐饮及食品加工企业成本将上升。同时,进口与国产猪肉价差收窄,有利于需求转向国内市场。从中长期看,这一措施有助于重构市场竞争格局,强化国内生猪产业链稳定性,推动市场进入再平衡阶段。

在相关概念股方面,德康农牧公告显示,2025年8月公司销售生猪81.31万头,其中商品肉猪78.43万头,销售收入14.32亿元。商品肉猪销售均价为13.74元/公斤,较7月下降3.31%。前8个月累计销售生猪671.1万头,销售收入128.82亿元。

中粮家佳康方面,星展研报称其上半年扭亏为盈,但因生猪价格下降及饲料业务利润率承压,表现逊于预期。尽管生猪价格疲软,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降本增效以支持利润率扩张。基于生猪价格疲弱,该行将2025及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5%及6%,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89港元升至2.28港元。

万洲国际则获得里昂积极评价。研报指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4%,营业利润率提升1.4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增长8.9%,为2020年下半年以来最佳表现。该行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9.26港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