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插混车买得我肠子都悔青了!”小区石桌旁,张阿姨一边把滚落的西红柿塞回菜篮,一边跟王婶倒苦水。她那辆新车买回来才半年,油箱里的油都快“过期”了——销售当初拍着胸脯保证“用电省钱、用油方便”,可现在她连油门都舍不得踩,生怕多烧一滴油就亏了本。每天出门前,眼睛死死盯着电量表,心里直打鼓:“万一半路趴窝,孙子上学迟到不说,我这老脸往哪儿搁?”
去年冬天那场“充电噩梦”,张阿姨至今想起来还直拍大腿。那天零下十度,她开着暖风送孙子上幼儿园,续航里程像坐了滑梯,从80公里一路掉到50公里。孙子在后座嚷嚷着要老师发的小红花,她急得满头大汗,只能绕路去商场充电。结果排队两小时,等充完电赶到幼儿园,小红花早发完了,带的豆腐脑也凉成了冰碴子。“早知道冬天这么不禁用,还不如买辆纯电车!”她回家路上越想越气,“现在倒好,用电不够跑,用油又心疼,这车简直就是‘鸡肋’!”
楼上老陈的遭遇更惊险。上个月他开车去看闺女,副驾驶上还放着给女儿带的腌萝卜。电量掉到20%时,发动机突然“嗡”地启动,方向盘抖得像筛糠,他跟老伴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走高速时,旁边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他一脚油门踩到底,车子却像蜗牛一样慢悠悠,后面的车喇叭按得震天响。“当时手心里全是汗,这哪是‘全能车’?分明是‘坑人车’!”老陈回家后跟邻居吐槽,“关键时刻掉链子,差点没把我吓出心脏病!”
同事小李的奔驰插混车更让他闹心。平时他连奶茶都只点中杯,省得不能再省,可车子一旦没电,油耗直接飙到9个多,比普通油车还费油。“一公里快一块钱了,比中杯奶茶还贵!”他在群里发加油照片时,气得直拍方向盘,“这钱花得我胸口发闷,早知道这么费油,当初就该买纯电!”
表哥的插混车开了三年,准备换车时才发现更坑。二手车贩子用仪器一测,电池健康度掉了8%,直接砍价三万。“我保养记录都掏出来了,光换电池冷却液就花了四千多,三年保养费一万二,比油车还金贵!”表哥气得直跺脚,“结果还这么不保值,这车简直就是‘吞金兽’!”
小王的遭遇则让人哭笑不得。他家安不了充电桩,只能大冬天凌晨两点多裹着棉袄去公共充电站抢桩。有一次飘着雪花,他排了快两小时队,结果充电桩坏了,气得他差点把充电卡掰断。“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现在看见充电桩都犯怵!”他跟同事抱怨,“为了省那几十块电费,遭的罪都够买好几副新手套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被插混车“坑”。楼下老王家有私人充电桩,晚上用谷电充电,三毛钱一度,充满电跑一公里才三分钱。“我电费单都收得好好的,见人就拿出来显摆!”他得意地说,“一个月电钱二十来块,够我孙子买半个月棒棒糖了!”表妹上班来回25公里,公司能充电,她的车买了半年,油箱里还是提车时加的油,车钥匙上还挂着年会抽的小兔子挂件。
“要我说,平时上下班就开纯电,跑长途就租燃油车,省心又省钱!”表弟换了这种组合后,一个月开销少了两百多,“当初就不该听销售的,插混车就是个过渡产品,家里没充电桩、通勤距离又远的,千万别被‘可油可电’给忽悠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买车图的就是方便省心,别到头来天天为续航和油耗较劲,日子本来就不轻松,可别再让车给添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