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0光年范围可探测!民用军用雷达持续向外星“广播”地球活动£

   时间:2025-09-11 13:51:3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举办的全国天文学会议上,一项突破性研究引发了科学界对外星文明探测方式的重新思考。该研究指出,人类日常使用的民用与军用雷达系统,正持续向宇宙深处发射足以被200光年外高等文明捕获的电磁信号,这一发现为寻找地外生命开辟了全新路径。

以伦敦希思罗机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为代表的全球主要航空枢纽,其雷达系统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同时,正以2千万亿瓦的总功率向太空辐射电磁波。研究团队通过模拟计算证实,若200光年范围内存在具备绿岸射电望远镜同等探测能力的外星文明,这些持续运转的雷达信号将如同地球文明的"心跳",清晰传递人类航空活动的存在。作为对比,太阳系外最近的潜在宜居星球比邻星b仅距地球4光年,而以当前航天技术抵达该星球仍需数千年。

军事雷达系统的信号特征更具特殊性。这类定向发射设备的峰值信号强度可达1百万亿瓦,在特定太空观测位置,其信号强度会骤增至常规水平的100倍。研究负责人指出,这种规律性脉冲信号相较于民用雷达的持续辐射,更可能被外星观测者视为"可疑技术痕迹",从而引发更高关注度。

传统外星文明搜寻计划(SETI)主要聚焦于监听可能存在的有意通信信号,而新研究提出了颠覆性思路:通过分析宇宙中无意识泄露的"技术噪音",或能更高效地发现地外文明。这种策略转变源于对人类自身技术辐射特征的深刻认知——从1974年阿雷西博天文台向25000光年外发送的二进制信息,到如今持续扩散的航空雷达信号,人类早已从"宇宙沉默者"转变为"主动广播者"。

该研究同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建立精确的信号传播模型,科学家可优化无线电频谱使用效率,改进雷达系统设计,并评估人类技术活动对近地空间的累积影响。研究团队强调,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信息足迹",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些无意间发射的电磁信号,既可能成为联系宇宙邻居的桥梁,也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交互效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