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首创月壤造砖技术!3000倍光强熔制“月壤砖”,熔岩管成月球宜居新选择

   时间:2025-09-11 13:53: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人类把目光投向深空,月球早已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天上明珠”。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突破性进展,一个大胆的设想正逐渐成为现实——未来,人类或许能在月球上建造永久定居点,而支撑这一梦想的核心技术,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月壤造砖机”。

传统探月任务中,宇航员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短暂停留,但如今的目标已升级为建设月球科研站,甚至实现长期居住。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若从地球运输建筑材料,每公斤成本高达近百万元,经济性极低。为此,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月球本身——覆盖在月表的月壤,其成分与地球土壤相似,恰好是制砖的理想原料。

中国航天团队研发的“月壤造砖机”,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这台设备通过精密设计的反射镜系统,将月球表面的太阳光聚焦至特种光纤,最终在月壤表面产生超过3000倍太阳光强的超高温。在极短时间内,月壤被熔化为类似“岩浆”的液态物质,冷却后即可塑形成坚固的砖块。地面实验中,最大砖块尺寸达10cm×10cm×5cm,强度完全满足月球建筑需求。

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验证材料的可靠性同样关键。早在天舟八号任务期间,首批月壤砖已被送入中国空间站,接受极端环境的考验。在零下几十度至零上几十度的剧烈温差中,在强辐射和长期暴露的条件下,这些砖块能否保持稳定?答案将在2025年10月揭晓——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时,将携带这些“太空样本”回到地面,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数据。

有了砖块,还需合适的“地基”。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月球上的天然洞穴——熔岩管。这些由远古火山活动形成的地下通道,规模远超地球溶洞,部分长度超过40公里。熔岩管内部温差仅约50℃(最低-20℃,最高30℃),远低于月球表面280℃的极端温差。厚厚的月壤层可有效阻挡宇宙辐射,而洞穴内可能存在的水冰,则为未来提取饮用水和制造氧气提供了可能。

从嫦娥五号、六号成功采集月壤样本,到突破氦-3资源开采技术,再到如今月壤造砖机的诞生,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月球定居”铺路。载人登月是起点,建设科研站是中期目标,而最终愿景,是让人类在月球上拥有永久家园。这一进程不仅展现了科技实力,更重新定义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边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