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主要指数持续攀升,权益类ETF(含股票型ETF及跨境型ETF)市场规模迎来历史性突破。截至8月底,该类产品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较年初增长超六成。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成为推动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其持仓份额占比突破六成,创下近五年新高。
从持仓结构看,机构投资者上半年增持权益ETF达2195亿份,占同期总增量(673亿份)的三倍以上。股票型ETF领域,机构持仓市值从2.06万亿元增至2.34万亿元,占比提升至77.43%;跨境型ETF方面,机构持仓市值增幅达49.49%,占比升至64.63%。值得关注的是,股票型ETF中机构持仓占比首次突破60%,达到64.81%,较年初提高7.04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机构呈现差异化配置特征。中央汇金及其子公司重点布局宽基ETF,上半年增持沪深300、上证50等核心指数产品超370亿份,持仓市值达1.28万亿元,占权益ETF总规模的35.58%。保险资金则展现全品类覆盖特点,除宽基ETF外,还大幅增持红利策略、港股科技、军工等主题产品,持仓标的扩展至357种指数,较年初新增17种。
产品创新与制度优化成为机构增配的重要推手。截至8月底,股票型ETF数量突破1000只,跨境型ETF达170只,分别较年初增加138只和14只。标的指数方面,自由现金流、科创价格等创新指数产品相继推出,总数达357种。降费政策效果显著,前8个月57只产品实施分红,总额达272亿元,同比增长3.77倍。
监管政策调整为机构配置提供更大空间。4月发布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新规,允许偿付能力充足率超350%的险企将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至50%。这一调整直接推动保险资金增持ETF,上半年险资持仓规模增加274亿份,其中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头部机构贡献主要增量。
具体产品层面,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沪深300ETF等成为机构重点增持对象。前者机构持仓占比达95.60%,中国人寿单家增持17.81亿份;后者获机构增配181.23亿份,持仓占比升至93.41%。值得注意的是,中证A500指数ETF虽整体规模下降17.43%,但机构持仓占比大幅提升32.02个百分点至88.72%,显示机构对特定指数的集中配置趋势。
跨境产品方面,恒生科技、港股通创新药等指数ETF获机构积极布局,增量分别达143.56亿份和87亿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恒生医疗保健、中证A50等指数产品遭遇机构减持,其中恒生医疗保健ETF机构持仓减少113.98亿份,占比降至39.65%。这种结构性调整反映出机构对市场风格的精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