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陷预制菜争议,专家:餐饮企业用预制菜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时间:2025-09-11 21:20:35 来源:潇湘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价格过高”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是否应明示的广泛讨论。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与同事在西贝就餐时发现,菜品多为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通过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针对这一争议,西贝客服回应称,店内招牌菜牛大骨为每日现煮,莜面由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炒菜均使用新鲜蔬菜现制。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西贝天猫旗舰店销售的杂粮面点、黄馍馍等产品,与线下门店五谷杂粮专区菜品高度相似,但客服表示“不负责线下业务,无法确认是否为同款”。

公开资料显示,西贝早在2019年便涉足预制菜领域,推出羊蝎子等预制产品,但销量不佳。2019年底,其以创始人命名的“贾国龙功夫菜”上线,主打家庭消费场景。2024年,品牌调整策略,聚焦杂粮主食赛道。目前,天猫旗舰店内一款99元任选5件的杂粮套餐销量超40万件,位居速食热销榜首。

值得关注的是,西贝采用“中央工厂+门店现制”的混合模式,部分操作处于政策模糊地带。例如,门店现制菜品中是否包含中央厨房预先处理的半成品,尚未明确。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但要求餐饮企业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专家指出,争议核心在于消费者知情权是否得到尊重。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预制菜本身无好坏之分,但消费者希望“花钱与预期匹配”,高价菜品若为预制菜易引发心理落差。他建议,餐饮企业应主动公开菜品制作方式、日期及配料等信息,提升消费体验。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则强调,预制菜在餐饮行业的应用范围和频次持续扩大,当前市场规模可能远超官方统计的6000亿元。据其估算,若按餐饮业总规模5.5万亿元的20%计算,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1.1万亿元,实际占比可能更高。他呼吁,企业需明确告知消费者预制菜使用情况,以维护市场公平。

目前,西贝方面尚未对争议作出进一步回应。市场监管总局此前明确,预制菜需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调味料包并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而净菜、速冻面米食品、即食食品等不属于预制菜范畴。尽管政策已划定边界,但“中央厨房配送半成品+门店加工”的模式仍需更清晰的界定标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