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阿里巴巴再次以创新姿态引发行业关注。旗下高德地图于近日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扫街榜”,试图通过重构评价体系,破解传统榜单面临的信任危机。
传统榜单长期依赖用户评论与评分,但虚假评价、水军刷单、商家被迫“拉票”等问题屡禁不止。某知名美食榜单曾被曝光,部分商家通过赠送礼品、返现等方式诱导用户好评,导致榜单公信力受损。高德此次推出的“扫街榜”则完全摒弃这一模式,将导航、到店、复购、专程前往等真实行为数据作为核心评价依据,用户是否实际消费、是否重复光顾、是否跨城前往等行为成为判断商家质量的关键指标。
为确保数据真实性,高德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与AI风控技术。用户信用等级直接影响其评价权重,AI则实时识别并过滤异常行为。这意味着,商家若试图通过“批量到店”刷分,将面临极高的作弊成本,几乎无法实现。某餐饮从业者表示,过去为提升排名,每月需花费数万元雇佣水军,如今只需专注服务质量,真实用户行为自然会推动排名上升。
榜单设计上,高德通过细分维度满足差异化需求。“回头客榜”聚焦高频消费用户,“轮胎磨损榜”体现跨城消费意愿,“本地人爱去榜”则展示区域口碑。例如,想尝试新菜品的用户可参考“专程前往榜”,追求烟火气的消费者则可选择“小店榜”。这种个性化分类,使榜单从“一刀切”转向精准服务。
对商家而言,“扫街榜”的价值不仅在于流量导入,更在于长期信用积累。传统模式下,商家需持续投入营销费用维持排名,一旦停止,流量即刻流失。而在新体系中,优质商家通过稳定服务积累的真实行为数据与信用评价,将成为其数字化资产。某社区老店老板表示,过去为参与团购活动,利润被压缩至不足10%,如今通过榜单自然引流,客流量稳定增长,且无需额外营销成本。
为加速榜单落地,高德同步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投入超11亿元补贴用户与商家。用户可领取2亿元出行券包,涵盖公交、打车、加油等场景,降低到店成本;商家则获得9.5亿元消费券支持,覆盖招牌菜折扣、到店优惠等。同时,高德通过首页推荐、搜索热词、导航语音等方式,每日为优质小店带来5000万次曝光,并投入3000万元激励达人创作推广内容。
首批“烟火小店榜”覆盖61个城市,2962家特色店铺上榜,包括深巷老店、夫妻小馆与社区口碑店。随着榜单扩展,更多中小商家将获得曝光机会。某经营20年的面馆老板感慨,过去因缺乏线上运营能力,始终难以突破客源瓶颈,如今通过榜单自然引流,周末客流量增长超30%。
从战略层面看,“扫街榜”是阿里本地生活布局的关键一环。淘宝闪购聚焦即时零售,饿了么深耕外卖,高德则切入“到店”场景,三条业务线形成完整闭环。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买得到、送得到、找得到”的一站式体验;对商家而言,这是跨越营销、履约与信用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AI与信用体系的结合正在重塑线下消费规则。过去,AI多应用于线上内容推荐,而“扫街榜”首次将其能力延伸至线下真实行为。未来,这一模式或扩展至零售、文娱、旅游等领域,量化电影院的复购率、书店的专程前往量等数据,使AI从推荐工具升级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这一探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前瞻性。欧美平台如Yelp、Google Maps更多停留于点评与评分,而中国因移动支付与地图应用的高普及率,为AI深度介入线下交易提供了土壤。高德的尝试,不仅代表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创新,更可能成为中国消费格局中继电商、移动支付后的又一数字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