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金桥,一场聚焦未来人机交互的深度探讨活动近日拉开帷幕。作为第六届浦东新区移动通信创新应用竞赛的核心环节,以“智能新同事——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引发行业热议。来自移动通信、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及光成像领域的四位权威专家与劳模工匠代表齐聚一堂,围绕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前沿趋势展开思想碰撞。
论坛现场,专家们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在运动协调性、环境感知能力及专项任务执行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距离真正融入人类工作场景仍需攻克多重难关。成本控制、系统稳定性、操作安全性及社会伦理规范成为制约技术落地的关键因素。与会者既对技术突破保持理性审视,也对人机协同的未来图景展开浪漫想象。期间,“助企行”劳模工匠团队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针对技术瓶颈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同期举办的“虚实之光 照亮未来”科普讲座成为另一大亮点。主讲人通过生动案例,解析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概念如何从科幻概念转化为现实应用,并详细阐述这些技术对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日常生活的颠覆性影响。现场观众通过互动演示,直观感受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奇妙体验。
在知识传播层面,“智读经典·书香浸润心田”职工悦读活动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氛围。主办方精选涵盖人工智能、科学哲学、创新思维等领域的百余本图书,向参会者免费赠送。活动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鼓励职场人士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终身学习习惯,通过知识积累提升职业竞争力。
作为活动的实践环节,东超科技上海城市展厅的参观体验令嘉宾印象深刻。在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智慧家居等应用场景中,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实现了“无屏操控”的突破。嘉宾通过实际操作,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产品。
本届移动通信应用竞赛通过“竞赛+论坛+科普+阅读+体验”的立体化设计,构建了技术交流、产业洞察、科学普及与文化传播的复合型平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促进了跨领域技术融合,更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