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三部门此前发布的文件,现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2026年起将进入新的政策周期。这一变动牵动着消费者购车决策,也引发行业对市场走向的深度思考。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征收比例可能调整至5%。他分析称,这一预测基于2023年6月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该文件明确规定,2024-2025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而2026-2027年购置的车辆将减半征收(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政策设计背后折射出税收结构的动态平衡需求。当前车辆购置税统一税率为10%,若按减半政策执行,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实际税负将升至5%。崔东树特别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大关,2025年1-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已达755.6万辆,同比增长7.5%,市场体量的快速扩张使得税收政策调整具有现实必要性。
从政策延续性来看,2023年发布的公告已为市场提供明确预期。该文件不仅划定了2024-2027年的分阶段优惠方案,更通过设定单车免税/减税上限,在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财政收入间寻求平衡。这种渐进式调整策略,既避免政策断档对市场的冲击,也为行业转型升级预留缓冲空间。
市场数据印证着政策调整的底层逻辑。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51%,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成为国内新车市场主导力量。这种结构性转变意味着,过去通过税收优惠培育市场的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后续政策重心将转向规范市场秩序与优化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