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手机在上市初期便遭遇价格大幅下滑,部分机型在第三方渠道的售价远低于官方定价。这一现象与苹果过往新品上市时普遍出现的溢价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市场对苹果当前市场策略的关注。
此次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共包含四款机型,分别为iPhone Air、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其中,iPhone 17 Air因仅支持eSIM功能在国内市场推迟上市,其余三款机型在苹果官方渠道的首批订单发货时间已延长至10月中旬,显示出初期供应存在一定压力。然而,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开售仅数日便启动大规模降价促销活动。
以256GB版本为例,iPhone 17标准版在苹果官网的售价为5999元,而在拼多多等平台通过百亿补贴后,价格已降至4999元,降幅达1000元。同存储容量的iPhone 17 Pro也从8999元降至7999元。顶配版iPhone 17 Pro Max的2TB机型价格降幅更为显著,从17999元直接跌至低位,成为该系列中降价幅度最大的产品。
市场分析指出,iPhone 17系列价格快速“破发”的原因涉及多方面。首先,苹果可能通过价格调整来刺激市场需求,以应对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压力。其次,电商平台为吸引用户流量,持续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下行。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新品溢价难以持续维持。
尽管iPhone 17系列在影像技术和芯片性能方面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部分消费者认为其创新力度未达预期,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期的购买热情。苹果能否通过品牌影响力和后续营销策略扭转价格下滑趋势,仍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