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哪吒汽车深陷危机:账面资金告急,超40万车主权益保障成重整关键

   时间:2025-09-16 09:11:06 来源:雷达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曾以新势力销量冠军身份闪耀市场的哪吒汽车,如今正深陷经营泥潭。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哪吒汽车母公司)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高达265.8亿元,而公司账户货币资金余额仅约1545.91万元,与巨额债务形成鲜明对比。更严峻的是,企业拖欠5000余名员工薪资及补偿金超4.6亿元,账面现金几近枯竭的现状,暴露出其资产与负债的严重失衡。

车主权益保障成为重整进程中的核心矛盾。目前哪吒汽车拥有超40万车主,但近期频发的“断网”危机引发广泛担忧。9月,多地车主收到合作方联想懂的通信终止服务的通知,称因协议纠纷将停止车联网流量供应。车主若不自行购买流量包,手机APP将无法解锁车门或远程控车,部分车主直言“车辆沦为废铁”。此前1月至4月,车机系统已多次出现断网故障,官网与APP曾因“服务器过载”宕机72小时,服务稳定性屡遭质疑。

从财务数据看,企业困境触目惊心。截至8月31日,已完成审查的债权达1340家,确认金额约51.8亿元,而公司应收账款尚有93亿元待回收。为维持运营,管理人采取多项应急措施:与供应商谈判保障车机系统运行,全额补发在职员工半年欠薪,同时对高管薪资实施封顶,创始合伙人停发工资。管理人明确指出,车主群体稳定是品牌价值存续的基础,若经营停滞导致服务断供,将严重侵蚀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

回顾发展历程,哪吒汽车的陨落轨迹清晰可见。2014年,由奇瑞新能源前高管方运舟创立的合众新能源,2018年获得生产资质后推出哪吒品牌,初期聚焦网约车及低端市场。2022年,凭借定价8万元起的哪吒V等车型,以15.21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然而,品牌定位模糊的隐患随之暴露——产品虽覆盖家用、网约场景,但缺乏鲜明标签,被贴上“低价电动车”标签。

2022年中,企业试图冲击中高端市场,推出定价19.98万至33.88万元的轿跑哪吒S,但未能实现品牌跃升。此后销量持续下滑,2023年交付量同比减少16%,成为新势力五强中唯一负增长品牌。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4年销量同比暴跌40%,今年1月国内零售量仅110辆,三大工厂全面停摆。

技术短板与战略失误成为关键败因。行业数据显示,哪吒汽车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低于15%,在智能化、自动驾驶领域进展缓慢,与头部企业差距拉大。市场竞争层面,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下探10万元级市场,理想、蔚来等新势力通过差异化定位构建壁垒,而哪吒汽车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融资方面,2022年三六零放弃增资后,尽管获得其他资本支持,但账面现金仍未得到有效补充。2024年底,CEO张勇卸任、方运舟复出的管理层调整,更增添了不确定性。

经销商维权事件折射出渠道体系的崩溃。今年上半年,20余家授权经销商在桐乡工厂门口抗议,要求赔偿运营损失并恢复售后服务。据“懂的车联”平台信息,车主需购买5.9元/月的基础远程车控套餐或29.9元/月的基础+娱乐套餐,才能维持基本功能。若无法解决售后与联网服务,40万车主的权益将持续受损,品牌信誉可能彻底崩塌。

资本市场仍存一丝转机。在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阶段,70余家企业报名参与,分析师指出,国内双资质生产许可和海外渠道等稀缺资源,或是吸引投资的关键。但重整之路充满挑战:需平衡百亿债务化解、产品迭代与服务交付三大核心任务。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深度洗牌期,现金流稳定、研发持续、战略清晰成为生存底线,多数新势力品牌将在未来几年内被淘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