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将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据市场消息,2025年9月将对2024年启动的60亿元固态电池专项研发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通过审核的项目将获得后续资金支持,并可能开放第二轮补贴申报。与此同时,多家电池企业宣布完成或即将完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产业链需求预期显著升温。受此影响,电池主题基金表现强劲,截至9月17日,电池ETF本月涨幅达17.16%。
电池板块的活跃表现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首先,储能需求超出市场预期,国内储能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叠加欧洲碳减排政策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增长,推动电池需求端持续扩张。其次,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家企业宣布量产计划。第三,行业盈利水平全面改善,下游需求旺盛带动电池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市场上的电池主题基金主要覆盖储能、固态电池(新能源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三大领域。其中,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以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为例,其十大重仓股包括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企业。另一指数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则聚焦新能源储能电池主题,由沪深北交易所新能源发电产业储能电池相关上市公司组成,覆盖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变器、系统集成及温控消防等领域。
随着电池指数基金短期业绩飙升,投资者需关注止盈策略的运用。以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为例,该基金近三个月涨幅达58.4%。浮盈止盈策略是常见方法之一,即根据预设的浮盈比例设定止盈线。例如,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自4月9日阶段性低点以来涨幅达64.45%,若止盈线设为50%,投资者可考虑获利了结。但该策略仅基于个体收益率,未考虑指数估值水平及标的弹性,可能脱离基本面。
更稳健的策略可结合指数估值进行判断。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为例,截至9月17日,其收盘价为3904.97,市盈率35.75,高于两年内75%分位的30.75倍,显示短期估值偏高。此时可采用高估分批止盈策略,即当指数进入高估区间后,每隔一段时间减仓15%的标的仓位。若后续估值回落,则暂停减仓;若持续高估,则继续按计划减仓。
电池指数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电池技术发展机遇的渠道,但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预期,灵活运用止盈策略,理性调整持仓。本研究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撰写,数据、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使用风险,未经许可不得修改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