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突破340家,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规模超过1亿台(套),覆盖41个工业大类和185个工业中类。通过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等创新模式,工业互联网正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中国电信依托云网融合战略,在构建工业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为工业企业提供覆盖全流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其打造的"天翼云工业数字底座4.0"已形成涵盖数字工厂、工业大数据等场景的完整服务体系,有效支撑机械工业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在技术体系构建层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形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运营技术、数据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格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5G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重要推动力,全国已建成超2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催生出无人矿山、智慧港口等新型生产模式。5G网络特有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使设备间实时通信与精准控制成为现实,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注入新动能。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指出,AI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创新,推动了数据、算法、算力的融合应用,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生产范式。部分领先企业已在质检、注塑等关键环节部署智能体系统,实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专家建议,应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推动工业网络向智能开放方向升级。
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针对工业场景需求开展专项攻关。其自主研发的5G确定专网可提供10ms@99.99%低时延、百微秒级低抖动服务,满足工业核心环节的确定性需求。5G定制网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则通过差异化建网方案,为产线、车间提供灵活可靠的联网服务。这些创新网络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5G技术从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的渗透应用。
云服务能力的持续强化,是中国电信工业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云服务主力军,天翼云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构建了自主可控的云底座。其打造的工业行业解决方案,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已形成覆盖设备上云、数字化转型等场景的服务体系。目前,天翼云正加速向智能云阶段演进,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
在应用创新层面,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工业转型的关键。中国电信唐山分公司通过5G+AGV智能搬运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仓储自动化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达40%。在福建,天翼云为巨龙电机打造的"5G+iStack私有云"方案,将离散设备整合为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可视化管控。广西柳钢集团则依托5G与万兆光网,建成支持2000路4K视频回传的智能监控系统,结合AI质检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管理。这些实践表明,深度适配工业场景的技术应用,正在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