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冥王星“蜗牛冰川”现身:新视野号揭秘氮冰流缓慢移动的奇妙景象

   时间:2025-09-23 12:51:20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时,科学家们意外发现了一种被称为“蜗牛冰川”的奇特地貌。这些冰川并非由生物构成,而是由水冰镶嵌在氮冰流动层中形成的动态结构,其缓慢移动的姿态酷似地球上的蜗牛。

冥王星作为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常年笼罩在极寒环境中。由于距离太阳过于遥远,阳光需耗时约5.5小时才能抵达其表面,导致温度长期维持在零下247℃至零下233℃之间。这种极端环境使冥王星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其中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冰占据主导地位。2015年,新视野号在完成9年航行、跨越近50亿公里后,首次传回了关于这颗神秘矮行星的详细影像。

在众多震撼画面中,“蜗牛冰川”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冰川由密度较低的水冰构成,漂浮在密度更高的氮冰流动层中。随着氮冰的缓慢流动,水冰冰川如同地球上的冰山漂移一般,在冥王星表面形成长达数公里的移动冰体。当多个冰川汇聚时,会勾勒出从冰冻高地延伸至平原的边界线,最终凝聚成规模庞大的冰川群。其中,以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牺牲宇航员命名的挑战者科利斯冰川,长达60公里,正是这种地质活动的典型产物。

科学家通过研究冥王星赤道地区的“心型区”发现,左侧的史波尼克高原存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盆地。这里富含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冰,部分氮冰形成了奇特的多边形结构。推测认为,这种地貌可能源于数千米厚的固态氮气层之间的对流运动。根据冰层纵向移动速度估算,该区域表面大约每50万年就会完成一次完全更新。类似的地质过程可能也存在于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上——这片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区域,被认为分布着大量彗星、小行星及含冰天体。

“蜗牛冰川”的移动轨迹,为理解冥王星的地质活动提供了关键线索。这颗矮行星的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脉、山谷、平原及陨石坑等。科学家推测,其内部可能存在热源,驱动地下火山熔岩流动,并通过喷发将物质输送至地表。冰川的缓慢迁移,或许与内部热源引发的地质运动以及表面冰层对流密切相关。

新视野号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冥王星的认知。这颗曾经被视为遥远、死寂的矮行星,如今被证实拥有活跃的地质活动与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然而,关于冥王星的诸多谜团仍未解开:它的内部结构究竟如何?是否还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地质奇观?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正等待着下一代探测器的探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