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上,转转的魔性广告几乎无处不在。从美食制作到户外改造,各类视频中总冷不丁冒出一句“叫转转上门回收”或“我在转转上买了新手机”。这种高密度广告投放背后,折射出转转作为二手交易平台的流量焦虑——与背靠淘宝的闲鱼、依托京东的爱回收相比,转转既无流量大树可依,也缺乏线下门店支撑,只能通过持续营销维持用户关注。
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近七天内抖音平台关于“转转”的推广视频多达557条,覆盖生活、娱乐、科技等多个领域。这种“零帧起手”的广告策略虽能短期引流,却难以解决平台发展的根本问题。面对闲鱼超1.6亿月活用户和爱回收2000余家线下门店的竞争压力,转转不得不在C2C(用户对用户)与C2B2C(用户对平台对用户)模式间反复权衡。
转转的转型之路充满波折。2019年,公司曾因资金链紧张濒临倒闭,账上现金仅够维持半年运营。此后虽尝试二手书、潮鞋等垂直赛道,但均未取得突破。直到2020年推出拍机堂、采货侠等B2B项目,才确立“回收-质检-销售”的C2B2C模式。这种转型意味着放弃传统的C2C抽佣模式,转而通过赚取买卖差价盈利。
2023年9月,转转宣布彻底关停C2C“自由市场”业务,10月31日起停止所有相关服务。这一决策被创始人黄炜称为“战略性撤退”,实则是断尾求生。数据显示,C2C业务在转转整体GMV中占比已不足3%,且存在网络诈骗、灰色交易等管理难题。2022年实施C2C支付通道费时,黄炜曾透露该业务每年需补贴近2亿元。
与闲鱼依托淘系生态不同,转转的转型更具生存导向。2022年7月实现盈利后,公司连续24个月保持盈利状态,且利润表现优于爱回收。这得益于其“官方验”服务构建的信任体系——通过367道质检工序、20项外观检测和55项功能检测,转转试图解决二手交易的核心痛点。这种重资产模式虽提升服务品质,但也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线下门店成为转转突破的关键。截至2024年9月,转转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既承担销售功能,也作为流量入口。COO胡伟琨透露,手机门店中线上导流占比仅20%-30%,其余均来自线下。这种“厂家直销仓库”模式虽缩小用户基数,但通过提升客单价和复购率,实现更健康的盈利结构。
在品类扩张方面,转转动作频繁。2022年战略投资红布林切入奢侈品领域,2024年完成全资收购;今年在北京开设首家多品类循环仓店,提供鞋服、腕表、包袋等回收服务。黄炜明确表示,转转从未定位为二手手机平台,而是要打造“官方验”的信任品牌。这种全品类战略需投入巨额质检成本,目前仅手机3C品类就配备近3000名上门工程师和2500名质检人员。
与爱回收的竞争愈发激烈。截至2025年二季度,爱回收线下门店达2092家,是转转的两倍。其依托京东“以旧换新”渠道和完整产业链闭环,在货源稳定性上更具优势。爱回收已在多地建立自动化运营中心,形成分级、估价、质检、存储、分销的全流程体系。相比之下,转转的青岛、成都、深圳三大质检中心尚未实现全自动运营。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手机装置交易额中,爱回收以62亿元占7.9%市场份额,转转以58亿元占7.4%。为突破重围,转转正加速全品类布局,而爱回收也启动“多品类”战略,在804家门店增设奢侈品、名酒等回收服务。这场关于供应链效率、服务品质和用户信任的竞争,或将决定二手交易市场的最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