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11.7万辆小米SU7因安全缺陷被召回,非主动行为,系受调查影响引发

   时间:2025-09-23 21:20: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小米汽车正式启动针对11.7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的召回程序。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车辆,主要针对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技术分析,召回编号S2025M0149I与S2025M0150I显示,此次召回属于"调查影响"类型(I类),区别于企业主动发起的V类召回。具体缺陷表现为:当高速领航辅助系统处于特定场景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极端路况并触发预警,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车辆,将增加碰撞风险。

小米汽车同步推出OTA解决方案,通过远程升级Xiaomi HyperOS 1.10.0系统实现功能优化。升级内容包含动态车速调节、辅助驾驶策略优化等12项改进,旨在提升系统对复杂路况的响应能力。公司强调此次升级虽不涉及硬件更换,但严格按照召回程序进行备案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小米SU7标准版年内第二次召回。今年1月,该车型曾因授时同步异常导致智能泊车系统障碍物识别失效,召回3.09万辆同期生产车辆。两次召回均指向辅助驾驶系统的软件缺陷,凸显智能汽车功能安全的重要性。

行业监管层面持续加强管控。2020年实施的《汽车远程升级技术召回监管通知》首次将OTA纳入召回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必须备案软件升级方案。今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新规,明确禁止企业通过OTA掩盖产品缺陷,要求升级内容须经充分测试验证。

正在征求意见的《智能网联汽车召回管理通知》进一步细化要求:企业开展OTA前必须完成备案评估,不得推送未经验证的软件版本,必须确保量产车型与准入认证时的功能配置一致。这些措施旨在防止企业以"功能优化"为名规避质量责任。

市场对比显示,同日宣布召回的斯巴鲁、丰田等品牌均采用V类主动召回编号,而小米汽车I类编号明确显示此次召回源于外部调查。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企业在质量管控体系上的成熟度差距,也为行业敲响安全警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