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项目名单,全国共有50个项目入选。其中,宁波市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试点项目成功入围,标志着该市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兼具贸易便利化功能,被形象地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以及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此次实施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旨在通过强化质量认证体系,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宁波市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全力构建产业生态集群。依托吉利汽车、上海大众等整车制造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当地汽车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宁波汽车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配套为支撑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质量认证领域,宁波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拥有17家汽车领域专业检测认证机构,其中包括1个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2个国家CCC指定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前湾新区长三角汽车科创基地项目正式启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通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数量位居全省首位。中汽研宁波检验公司、浙江埃科等机构积极拓展国际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根据试点方案,宁波将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充分发挥质量认证的杠杆作用,推动慈溪市、前湾新区、鄞州区、高新区四地实现“企业基础强化-产业链韧性提升-县域经济联动”的立体化发展。具体实施中,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质量认证强企培育工程,通过标准化认证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二是质量认证强链攻坚工程,完善产业链质量认证体系;三是质量认证强区攀高工程,打造区域质量认证高地。通过系列举措,全面提升整车及零部件产品质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开放,助力宁波本土品牌走向世界,进一步巩固产业领先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