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发表了重要演讲。他透露,阿里巴巴将在现有3800亿元资本开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吴泳铭指出,大模型正逐步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 Cloud则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核心形态。他预测,未来全球范围内可能仅会存在5至6个具备超级计算能力的云计算平台。在这一趋势下,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协作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从代码层面的协同进化到工作场景的深度融合。
他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到那时,每个家庭、工厂和企业都将部署大量智能代理和机器人,提供全天候服务。这种变化类似于电力对人类体力的放大效应,而超级人工智能(ASI)将指数级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使个体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吴泳铭提出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他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不再是概率问题,而是时间问题。但更远大的目标在于培育能够自我进化、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以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星际探索等全球性挑战。
具体而言,这一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智能涌现阶段,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获得泛化能力;其次是自主行动阶段,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技能,成为人类的辅助者;最终是自我迭代阶段,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海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超越人类认知边界。
为支撑这一宏伟蓝图,吴泳铭透露了阿里云的长期规划。他提到,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增长10倍。这一数据背后,是算力投入的指数级增长,旨在为即将到来的ASI时代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