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的2025云栖大会上,网易集团执行副总裁、雷火事业群负责人胡志鹏以"AI驱动未来:虚拟世界的创造力和现实世界的生产力"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游戏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试验场的战略价值,并首次披露了网易在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
胡志鹏指出,游戏科技的发展轨迹始终与前沿技术突破紧密相连。从1979年MUD游戏推动网络通信技术萌芽,到1999年英伟达GPU专为游戏图形优化而诞生,再到OpenAI Five在《Dota 2》中实现多智能体协作的里程碑式突破,游戏产业持续扮演着技术创新孵化器的角色。基于这一认知,网易确立了"效率跃升、创新驱动、产业重构"三大发展方向,着力探索游戏技术向实体经济赋能的可行路径。
在技术落地层面,网易通过AI深度嵌入游戏开发全流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以雷火事业群为例,创意设计环节引入AI辅助生成故事框架、角色设定及动态数值系统,使策划人员得以专注于核心创意;美术制作领域构建的1000余条智能生产管线覆盖90%生产场景,场景设计效率提升70%,动画制作综合效率提高30%,部分复杂场景效率增幅达300%;技术研发环节,AI代码生成工具在特定场景下使开发效率提升50%,代码质量达到专家级水准;营销运营方面,AI驱动的用户画像系统与智能客服体系使营销效率提升250%,用户留存率与满意度稳居行业前列。
生产效率的质变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生态。网易《逆水寒》手游推出的"剧组模式"印证了这一趋势:玩家通过智能捏脸、角色创造、群演调度、动画生成等AI工具,可自由担任导演、编剧等角色创作剧情内容。目前已有数百万玩家完成从内容消费者到创作者的转型,产出UGC动画作品超千万条,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亿次。这种创作民主化不仅重构了游戏生产关系,更为生态注入持续活力。即将全球亮相的《无限大》项目也将接入伏羲AI系统,构建动态NPC生态,创造更具想象力的互动体验。
当虚拟世界积累的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其反哺现实产业的效应日益显著。针对矿山行业面临的恶劣环境、安全风险、人力短缺等痛点,网易伏羲推出的"矿山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三阶段技术迁移实现突破:首先利用游戏引擎改造作业系统,继而构建数据采集体系,最终实现渐进式自动化。在内蒙古某露天矿的实测中,该方案使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人工水平的80%,70%环节实现无人干预,整体效率提升20%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30%,安全风险得到显著控制。
为推动技术普惠,网易打造的"有灵平台"联合阿里云等合作伙伴,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开发引擎、应用平台的全球智能协作网络。该平台聚焦"赋能个体、激发群体、构建生态"三大核心价值,将AI技术延伸至视觉审核、具身智能、数据标注等场景。其中推出的AOP(面向智能体编程)范式,强调通过智能体持续进化实现人机协同,帮助个体在适配环境中释放最大潜能。
从游戏开发到矿山作业,从效率提升到生态重构,网易的AI实践始终围绕人机协同展开。这场始于虚拟世界的技术革命,正通过创造力与生产力的共振,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