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英特尔以工业AI为核心,联合多家生态伙伴展示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视觉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发布基于英特尔® 酷睿™ Ultra平台的具身智能工厂落地案例,推动工业智能化迈向新阶段。
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高嵩指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身智能的兴起使工业智能化进入全新阶段,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英特尔通过边缘计算布局,提供从边缘到云端的全栈式AI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转型。
展会期间,英特尔与安努智能、富临精工合作发布具身智能工厂案例,首次实现“大小脑融合”在工业场景的落地。该方案通过单颗低功耗SoC整合AI推理、CPU计算与实时控制,取代传统独立的“大脑”和“小脑”模块,提升系统实时性与信息处理效率。安努智能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在工博会现场展示了物料箱搬运任务,搭载酷睿Ultra处理器的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作业中实现零失误稳定运行。富临精工副董事长李鹏程透露,验证过程中机器人连续3小时搬运800个箱子无故障,累计上万次操作仍保持零故障,具身智能正从“技术可行”迈向“经济可行”。
基于酷睿Ultra处理器的异构算力,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黑白箱融合具身智能伺服策略中,通过图神经网络实现通用场景的可泛化视觉伺服控制,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控制与快速响应需求。现场展示的机器人执行打螺丝任务,展现了精细操作能力。
英特尔中国边缘计算事业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岩表示,大小脑融合是趋势,一体化设计可显著提升机器人性能。酷睿Ultra处理器提供的AI算力与CPU实时运控能力,为具身智能系统提供了核心支撑。
在工业AI领域,英特尔推出全栈解决方案,覆盖从边缘端到数据中心端的算力需求。酷睿Ultra处理器、集成MXM矩阵加速引擎的显卡及服务器加速器,支持机器视觉、工业大模型部署等多元场景,助力客户优化成本、功耗与尺寸。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AI支出将达9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7.7%。
英特尔工业电脑优选项目(PIPC)整合工业级芯片、边缘计算架构与软件平台优势,联合生态伙伴提供适配工业场景的电脑产品与稳定计算平台。目前,英特尔正与合作伙伴探索物流、教育等行业的潜在应用场景,推动具身智能在更广泛的社会场景中释放价值。
英特尔中国行业与解决方案业务部总经理王景佳认为,具身智能的关键在于场景化落地,工业制造领域具备功能实现与成本效益的双重优势。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并非取代人类,而是解放人类从事重复、繁重或危险的工作,推动人类投入更具创造性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