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AI发展:以数据模型算力为基,促全球普惠与文明多样共荣

   时间:2025-09-25 09:53:3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不仅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更通过《“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等行动,持续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离不开数据、模型、算力、网络及安全治理五大支柱的协同支撑。中国凭借高质量数据集的积累,已建成超3.5万个数据集,总量突破400PB,为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燃料”。在模型领域,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开源形式推出深度求索(DeepSeek)、千问(Qwen)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模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技术选择,重塑了全球人工智能生态格局。

算力与网络基础设施的突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普惠的贡献。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算力服务。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中国已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成超30万座通信基站,推动人工智能与网络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为全球用户搭建起技术共享的桥梁。

安全治理领域,中国通过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构建了伦理安全治理服务平台,并将实践经验与全球共享。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护航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稳健发展,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范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文化繁荣与文明交流。例如,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基础设施,利用智能修复、沉浸式展示等技术,让各国文化瑰宝以全新形式呈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人工智能的全球普及,正成为促进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通过技术赋能,各国文化得以突破地域限制,以更生动的形式被全球民众感知。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不仅增进了民心相通,更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唯有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文化发展,才能实现普惠与包容的全球进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