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李氏父子携易加增材冲刺科创板,3D打印赛道前景几何?

   时间:2025-09-25 17:50:3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的信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加增材”)的科创板IPO进程已进入问询阶段。作为国内3D打印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上市动态引发市场关注。

易加增材的核心业务聚焦于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准医疗等高技术领域。目前科创板已有铂力特(688333.SH)和华曙高科(688433.SH)两家3D打印企业上市,易加增材若成功登陆,将成为该板块第三家相关企业。

追溯企业发展历程,1993年创始人冯涛主持研发出国内首台选区激光烧结(SLS)设备,2002年又联合高校开发出首台选区激光熔化(SLM)设备,奠定了其在国内3D打印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2014年冯涛创立北京易加,次年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杭州并设立易加增材。2022年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原股东北京易加将100%股权转让给永盛控股等13名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温州永盛集团背后的李诚家族。

股权变更后,永盛控股以38.73%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李诚、李健浩父子通过直接持股和表决权委托控制约55%的表决权。创始人冯涛的持股比例从初始状态逐步稀释至2.55%,退居第十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至2025年间公司通过多轮融资累计获得超10亿元资金,估值从6亿元跃升至42亿元,期间李氏家族累计套现超4000万元。

从行业格局来看,3D打印技术凭借无需模具、可实现复杂结构快速成型的特点,在航空航天、医疗教育、汽车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2022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33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尽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市场集中度较低,2024年铂力特、华曙高科、易加增材的设备收入市占率分别为1.28%、0.74%、1.03%,显示各企业均存在较大拓展空间。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易加增材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4.09亿元、4.71亿元,净利润2893万元、6858万元、9881万元。其中3D打印设备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2%,材料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8%。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其营收规模与华曙高科相近,但低于铂力特的13.26亿元。设备收入结构方面,铂力特、华曙高科的多元化业务占比更高,而易加增材仍高度依赖设备销售。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2118万元、2377万元、3061万元,累计投入7556万元,综合研发费用率6.71%,勉强达到科创板“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超5%”的最低标准。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2.05亿元,其中75%用于北京扩产和杭州产业化项目的土地购置、建筑安装及设备采购,仅16%投向杭州研发中心建设,技术服务网络扩建占比9%。这种重资产投入、轻研发的募资结构,使其科创板上市资格面临监管层面的审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