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面开源与硬件开放双轮驱动,昇腾如何为全球AI生态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5-09-26 02:07:4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技术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华为的战略重心正从单一产品性能的突破转向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公司高层多次强调,生态的繁荣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支撑企业长期增长的关键基石。此次大会上,“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被反复提及,成为华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在会上宣布,成立CANN技术指导委员会,并承诺每年投入1500P算力资源及3万片开发板,支持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生态建设。这一举措标志着华为不再局限于单点性能的竞争,而是通过全栈开源和硬件开放,将工具链、编译器、框架等核心技术全面开放给开发者,同时提供模组、标卡和超节点等硬件资源,旨在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基础。

过去,昇腾的核心软件栈CANN主要由华为内部主导开发,外部开发者参与的门槛较高。如今,华为计划在年底前完成CANN全栈的开源,涵盖编译器、算子库、运行时和底层接口等模块。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口号上,更在架构层面进行了根本性调整。通过分层解耦设计,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用模型、算子、内核和底层资源。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开发者,华为还开放了底层Runtime能力,支持细粒度硬件资源调度,充分挖掘算力潜力。

在编程体系方面,CANN提供了多样化的开发路径。开发者既可以使用Ascend C语言和CATLASS模板库进行自定义开发,也可以通过Triton、TileLang等Python前端框架快速验证创意。华为还开放了共享存储能力,通过SHMEM接口实现片上内存池化,显著降低通信延迟,代码量减少60%。下一代产品将引入CCU集合通信加速单元,进一步释放算力潜能。

在计算标准和工具创新方面,华为推出了HiFloat8低精度数据格式,并捐献给全球计算联盟推动标准化。该格式在保持接近FP16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显存占用,为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工具链方面,华为开源了自动调优工具msProfiler,可自动生成最优Tiling策略,使算子开发效率提升20倍以上。在推理优化中,Attention与FFN分离方案通过灵衢互联实现大带宽低时延,性能提升超过50%,相关代码已开源至vLLM社区。

全面开源的策略已初步显现成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基于CANN开源的编译器组件,开发了Triton扩展深度学习编译器DLCompiler。该编译器通过跨架构DSL扩展和智能自动优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和运行性能。在MLIR编译阶段,DLCompiler与AscendNPU IR深度对接,充分利用了底层表达能力,使Triton算子在昇腾硬件上实现了高效优化。

对于华为而言,全面开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融入全球开发者生态。昇腾将优先支持Triton、PyTorch等主流开源框架,并第一时间将最新功能开放给社区。目前,昇腾主导或深度参与的开源项目超过60个,累计贡献37万行代码,活跃开发者数量超过6500人。CANN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昇腾软件栈的管理从“公司主导”转向“社区化共治”,开发者可以通过议题讨论、代码贡献和规则制定,成为生态演进的共同塑造者。

在硬件开放方面,华为不仅在软件层面实现透明化,还在硬件环节彻底打破壁垒,将模组、标卡和互联协议开放给合作伙伴。灵衢互联协议的推出,解决了超节点架构中带宽和时延的瓶颈问题。该协议支持资源池化、规模扩展和长稳可靠,通过统一协议和内存编址,使有效算力随集群规模线性扩展,并大幅提升集群可靠性。

硬件能力的释放正通过行业解决方案与产业界共享技术红利。华为已联合20多家ISV伙伴,基于昇腾平台打造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在金融领域,基于昇腾平台的信贷报告系统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在医疗领域,电子病历和教学助手的应用已进入试点阶段;在电力行业,算力平台支撑了电网调度优化,提升了运行稳定性。未来,随着更多伙伴的加入,AI应用在千行百业的渗透将进一步加速。

生态的繁荣离不开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布局。自2020年起,华为与教育部合作推动“智能基座”计划,将昇腾课程引入高校课堂,形成覆盖本科、硕博的培养体系。华为与头部高校成立鲲鹏昇腾卓越中心和孵化中心,围绕编译、算子优化和推理加速等方向开展科研课题。例如,北京大学团队自研的TileLang编程语言,通过类Python的编程方式大幅降低了AI编程门槛,与昇腾CANN对接后,实现了高性能算子开发。

在国际化方面,华为通过开放代码、工具链和标准,将昇腾生态嵌入国际开源社区,实现“生态先行”。昇腾在多个国际社区同步发布新特性,让海外开发者第一时间接触昇腾能力。同时,华为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从联合实验室到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构建稳固的国际化网络。这种开放姿态降低了产业伙伴的试水成本,使其能够在已有生态框架下尝试使用昇腾,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

从操作系统到自研光器件,再到如今的昇腾生态,华为始终选择“另辟蹊径”。通过全面开源、硬件开放、人才培养和全球化布局,昇腾正从单一产品线转变为开发者、产业伙伴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这一转变不仅是中国AI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突围,更是对未来生态竞争格局的提前布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