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科技城新区近日举办的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专题活动中,四川省智能导盲机器人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成都触乾科技有限公司与绵阳市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并获得四川省残联的大力支持,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视障群体提供更智能的辅助工具。
实验室的核心研发方向是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智能导盲机器人。这类设备将集成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深度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360度无死角的环境感知,并能在黑夜、雨雪等复杂天气条件下稳定工作。相较于传统导盲犬依赖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方式,机器人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了生物能力的局限,可提供更精准的导航辅助。
绵阳五八机器人科技总经理戴健指出,智能导盲机器人不仅具备避障和引路功能,还能通过导航地图、目标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成为视障者的综合性生活助手。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查询路线、识别周围物体或与家人进行远程沟通。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显著低于导盲犬,无需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喂养和情感培养,且使用寿命更可控。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四川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空管智能助手”和“九章智控平台”等。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是全省首个专注于机器人实体训练的基地,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关键支撑。
作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和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绵阳科技城新区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已形成完整生态。区域内不仅建有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馆和智能制造产业园,还规划了超200万平方米的高端载体,涵盖研学基地、未来产业园等功能板块,为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