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股价狂飙:AI生态闭环初现,资本重估下“遗珠”能否持续闪耀?

   时间:2025-09-26 11:46:4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概股市场掀起一轮反弹热潮,其中百度股价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9月百度港股单月涨幅超过50%,17日盘中最高涨幅接近20%,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新高,市值一度突破3600亿港元。与此同时,百度美股年内累计涨幅达62.06%,近60个交易日涨幅为58.03%,大幅跑赢同期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对百度股价异动存在两种主流解读。部分投资者认为,百度作为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长期处于估值低位,其美股估值自2021年起持续下行,港股上市后亦陷入调整期。这种估值压制为反弹提供了空间,尤其在市场情绪转暖时,估值修复动能显著增强。但也有观点指出,单纯从财务数据推断反弹逻辑过于片面,科技股的价值重估需要更坚实的业务支撑。

支撑百度股价的另一派观点聚焦于其AI战略转型。近年来,百度收缩非核心业务,将资源集中投入AI领域,形成从基础大模型到智能云、自动驾驶的完整技术链条。基础模型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智能云和自动驾驶等业务的商业化进程,而应用端的规模化落地又为模型迭代提供了数据与场景支持。这种技术-商业的闭环效应,成为市场重新评估百度价值的关键依据。

高盛的研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预期。该机构认为,百度的AI云、自动驾驶业务及现金储备,按分部估值法测算,每股价值接近200美元。这一估值框架暗示,市场对百度AI业务的认知可能存在系统性低估。

智能云业务的表现印证了这种判断。2024年四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收入增长近3倍;2025年一季度增幅接近翻倍,二季度AI驱动的新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智能云贡献超80%。这种增长并非单纯依赖价格竞争,而是源于技术差异化。百度开发的“乐高式”模型开发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同时兼容英伟达CUDA与国产算力生态,在国产算力替代趋势下占据先发优势。

算力层面的突破更为显著。百度自研的昆仑芯已大规模部署,本季度点亮国内首个三万卡集群,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其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具备10万卡集群管理能力,万卡集群训练有效时长超过99.5%,芯片混合训练效率损失控制在5%以内,技术指标居行业前列。

AI搜索领域的转型同样引发关注。面对GPT等技术冲击,百度推出独立AI搜索产品“文小言”,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与场景化服务。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其AI搜索月活用户达3.65亿,位居国内首位。尽管传统广告业务二季度同比下降15%,但管理层表示AI搜索已启动早期变现测试,未来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自动驾驶业务亦进入收获期。百度Apollo Go平台在海外扩张的同时,国内Robotaxi订单量已超越部分国际竞争对手。昆仑芯科技近期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AI计算设备订单,2024年芯片出货量达6.9万枚,是寒武纪的2.65倍,市场领导地位凸显。

财务策略的调整为业务扩张提供了支撑。2025年以来,百度通过发行优先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其中9月中旬发行44亿元人民币债券。新任CFO上任后,公司采取更积极的资本运作,市净率于9月突破1倍,股市融资功能恢复,为AI基础设施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机构评级的变化反映了市场认知的转变。杰富瑞将百度美股目标价从108美元上调至157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04港元上调至152港元,理由是AI合作客户增加、自动驾驶海外扩张及芯片业务潜力。Arete Research分析师甚至将评级从“卖出”上调至“买入”,认为芯片业务可抵消广告业务疲软的影响。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百度管理层承认,过去业务分散导致“起大早赶晚集”,2025年调整战略后,资源聚焦AI赛道的效果开始显现。二季度公司总营收虽下降4%,但净利润大幅增长33%,智能云业务突破百亿规模,证明AI战略已进入产出期。

市场对百度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过去依赖广告货币化率的评估体系,逐渐被成长性估值取代。CFO明确表示,公司300亿美元现金储备及Robotaxi、昆仑芯等业务的价值被低估。随着AI基础设施商业化自洽,百度正从传统互联网企业向技术驱动型公司转型。

中概股整体反弹为百度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持,但公司内在变革才是根本动力。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闭环,从财务调整到战略聚焦,百度正在重塑市场对其的认知。尽管AI应用商业化仍需时间验证,但其在算力、模型、应用层的全面布局,已为长期竞争奠定基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