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栖大会现场人潮涌动,这场年度科技盛会再次点燃了行业热情。尽管主办方预计四十分钟即可抵达会场,但实际交通状况让不少参会者堵车近两小时,停车场入口处的最后公里路段更是耗费了半小时。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主论坛抛出重磅观点:通用人工智能(AGI)仅是起点,超级人工智能(ASI)才是终极目标。他指出,当前AI大模型发展速度远超预期,Tokens消耗量每两三个月就翻倍,全球AI领域年度投资已超4000亿美元,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突破4万亿美元。
这位被业内称为"吴妈"的掌门人详细解析了AI进化路径。他以内容创作、数学研究、代码编写三个领域为例,指出这些领域的知识完全由人类创造,AI通过学习人类文字、代码和数学公式,已能完成预测文本、编写程序甚至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但在物理世界,AI接触的多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二手知识,这成为其突破瓶颈的关键障碍。
在战略发布环节,阿里巴巴展现出惊人的技术爆发力,一口气推出七款大模型:性能最强的Qwen3-Max、采用新架构的Qwen3-Next、专业代码模型Qwen3-Coder、视觉理解模型Qwen3-VL、全模态小模型Qwen3-Omni,以及视频领域的Wan2.5-preview系列和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这七款模型构成完整技术矩阵,标志着通义大模型已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开源平台,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
会场三大展馆各具特色:AI+馆展示行业解决方案,从车载智能体到金融风控系统,覆盖30余个垂直领域;计算馆呈现AI基础设施,思科、英伟达、AMD等合作伙伴展示的算力集群,凸显阿里构建全栈AI生态的野心;前沿应用馆则聚焦消费级产品,故宫数字孪生系统、AI面试官、1688定制平台等创新应用让人耳目一新。
在编程工具区,JetBrains、ModelScope与阿里自研的Qoder平台同台竞技。尽管开发者期待AI能实现自我进化,但现场演示显示,AI生成可用的网页斗地主程序仍存在技术障碍。这种"用AI加速AI"的愿景,尚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资本市场对这场技术盛宴投下信任票,大会首日阿里巴巴股价强劲上扬。从云端算力到终端应用,阿里完整的技术链路布局已然清晰。当参观者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会场时,一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图景已深深印入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