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其对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他指出,AI的发展将历经三个关键阶段,最终迈向超级人工智能的新纪元,而当前人类正站在第二阶段的起点。
吴泳铭认为,AI的演进之路将分为三个阶段。首个阶段是智能的初步涌现,这一阶段得益于互联网将人类知识全面数字化,AI具备了通用对话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开始发展出多问题的推理能力。目前,AI已在多个学科测试中逼近人类顶尖水平,展现出解决现实问题、创造实际价值的巨大潜力。
第二阶段则是自主行动的开始。吴泳铭强调,AI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能够在真实世界中操作工具、自主完成与数字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尽管当前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尚处早期,但未来可能出现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编剧和机器人与人类共事,对现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阶段,AI将实现自我迭代。吴泳铭指出,跨越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AI需要接入真实世界的所有原始数据,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互动,获取更全面、真实、实时的数据,从而发现超越人类认知的规律,创造出更强大的智能;二是模型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构建自我训练的架构,利用强化学习和持续学习机制,自主优化、修正偏差,实现自我迭代和智能升级。
吴泳铭进一步表示,智能化革命不仅将放大人类的智力,还将激发人类的潜能。AI的目标不仅是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更要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这将使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创造与探索,以惊人的速度解决当前未被解决的科学和工程问题。
在此背景下,吴泳铭认为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未来,几乎所有连接真实世界的接口都将与大模型相连,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通过大模型工具来执行任务。大模型将允许任何人使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使长尾场景得以数字化。
基于这一判断,阿里巴巴做出了重要战略选择,将通义千问开源,旨在打造AI时代的“安卓系统”。吴泳铭预测,AI将替代能源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各行各业的工作。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的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传输,token将成为未来的“电”。
阿里云将定位为提供世界级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云计算网络。公司正在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AI元年提升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