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 EXPO)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核心主题,集中展示信息通信领域在数智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融合应用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展会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行业凝聚共识、探索发展路径。
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张永涛在主论坛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电信行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如何最大化5G价值并突破产业增长瓶颈,如何拥抱革命性技术,成为产业链共同面临的挑战。他强调,移动通信、云计算与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移动通信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没有它,AI和云的规模化应用将难以实现。”张永涛表示,通信网络已从传统连接工具升级为“数字化基础设施”,需承担开放创新平台角色,支持算力与智能的随需供给。这一转变对网络性能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包括无限可靠的连接能力、差异化业务支撑及横向业务拓展。
《爱立信技术评论》最新期刊梳理了数字化未来的四大关键趋势:加速网络可编程性以适应差异化需求;通过电信AI提升网络智能编程能力;推动横向分层网络架构转型以释放创新潜力;聚焦未来十年创新,全面提升性能、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这些趋势为通信网络应对技术发展曲线提供了战略参考。
在应用层面,张永涛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突破千万级,AR/VR、车联网、具身智能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将催生大规模用例。同时,5G TO B(面向企业)市场在中国已领先全球,网络能力通过API向生态开放,企业专网、任务关键型网络及卫星互联网(NTN)等新兴业务领域成为创新突破点。
“创新的业务模式与持续的能力供给是行业变革的基石。”张永涛以具体案例阐释AI原生网络的实践:爱立信与OPPO合作,通过AI终端实时感知网络卡顿,用户可选择启动高阶切片功能,网络随即提供差异化性能保障;与日本KDDI、丰田联合开发的智能驾驶方案,利用8个网络能力API实现路线优化、高清地图更新、远程驾驶等场景需求。这些案例证明,AI原生网络能按需、实时满足高性能差异化服务。
面向通信产业下一阶段,张永涛提出三大目标:以最佳性能网络保障差异化连接,以极致效率实现总拥有成本(TCO)优化,以开放共赢推动行业发展。他呼吁产业界携手,通过移动网络开启新一轮创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