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55岁雷军再启新程:押注2000亿研发,引领小米下一个五年技术跃迁

   时间:2025-09-27 20:16: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0年,小米迎来创业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高端战略初显成效,旗舰机型小米10全球销量突破800万部,市场表现一度超越苹果;全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欧洲市场手机业务增长迅猛;同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然而,在辉煌成绩背后,企业也面临多重挑战:核心团队出现懈怠情绪,自研芯片项目在2018年被迫收缩,外界对小米“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声不断。

面对十年发展的关键节点,董事长雷军带领管理层展开深度复盘。通过半年内密集召开的四五十场战略会议,团队将核心问题拆解为三个维度:成功经验、现存不足与未来路径。最终确立“向硬核科技转型”的战略方向,承诺在2021至2025年间投入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这项相当于小米前十年利润总和的巨额投入,被视为企业生死存亡的豪赌。

五年投入换来显著突破。2023年10月,小米宣布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体系。伴随2024年3月小米SU7的发布,该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技术层面,小米澎湃OS系统完成三次迭代,第三代系统深度融合AI能力,已连接超10亿台设备,形成万物互联的技术底座。

硬件领域实现三大突破:芯片业务方面,2025年5月发布的玄戒O1和T1芯片采用3nm制程工艺,CPU十核、GPU十六核架构,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性能比肩苹果A18 Pro。搭载该芯片的小米15S Pro、Pad 7 Ultra等高端产品上市即热销,其中15S Pro多次出现电商平台售罄。汽车业务表现亮眼,SU7系列连续九个月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20万元以上轿车销量冠军,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的成绩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YU7车型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相当于Model Y国内半年销量。

手机高端化战略持续深化。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在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5%,5000-6000元价位段提升至15.4%。全球专利授权量从2020年的1.6万件增至4.3万件,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跃居全球第八、中国第三。研发团队规模翻倍至22641人,实际研发投入达1020亿元,超出原计划。

2025年9月发布的小米17系列,标志着技术攻坚进入新阶段。该系列首次采用“妙享背屏”设计,支持个性化壁纸、信息通知、背屏自拍等功能,配合专属手机壳可变身掌上游戏机。屏幕技术采用国产M10发光材料,发光效率达82.1cd/A,实现材料研发突破;电池技术搭载金沙江电池,硅含量16%、能量密度894Wh/L,Pro系列采用L形异形叠片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影像系统引入第三代LOFIC高动态技术,配合潜望式长焦和超聚光棱镜,实现长焦性能突破。

在生态兼容方面,小米17系列实现与苹果设备的深度互联。用户可在iPhone上接收小米手机通知,通过妙享桌面扩展至iPad和MacBook,支持跨端解锁、无线副屏等功能。该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3nm工艺使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性能提升34.6%,在性能与功耗上全面领先。

战略转型背后是管理层的深度调整。2021年创始团队隐退后,雷军引入卢伟冰、曾学忠等外部人才,提拔朱丹、屈恒等年轻高管,重构核心管理团队。面对芯片自研的质疑声,雷军在2022年内部会议上明确表态:“小米不会放弃自研芯片”。这种坚持在2025年得到回报,玄戒芯片的成功打破3nm制程设计的技术壁垒。

展望未来五年,雷军宣布将研发投入提升至2000亿元,持续加码核心技术。在2025年年度演讲中,他引用友人陈年的感悟:“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55岁正是闯的年纪。”这位55岁的企业家正带领小米开启新一轮技术攻坚,在芯片、汽车、AIoT等领域构建更坚固的技术护城河。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