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位车主陪同发小试驾了同价位的增程式SUV与插电混动(PHEV)轿车,原本以为两者在驾驶体验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却在一次高速出行后发现了显著区别——两车的表显油耗竟相差近两个油。这一意外发现引发了他对两种技术路线的深入思考。
在市区通勤场景中,两车的表现几乎难分伯仲。发小居住的老旧小区没有固定充电桩,因此两车均以油电混合模式运行。早高峰期间,车辆在二环路上频繁启停,增程式车型的增程器虽偶尔启动,但噪音控制得当,几乎难以察觉;而PHEV车型则直接切换至纯电模式,驾驶感受与纯电动车无异。最终统计显示,两车的百公里油耗均低于5升,差异微乎其微。对于主要在城市内行驶的用户而言,选择哪款车型似乎都不会对使用成本造成显著影响。
然而,当车辆驶上高速公路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次往返周边景区的300多公里行程中,大部分路段为高速路况。增程式车型凭借电机驱动,加速与超车表现流畅,但到达服务区加油时,车主发现油耗远超预期,百公里油耗超过7升。相比之下,PHEV车型在高速上启用“直驱模式”,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最终油耗仅5升出头。
这一差异背后隐藏着技术原理的不同。增程式车型的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无论路况如何,均需通过发电再驱动电机,这一过程中存在能量转换损耗。尤其在高速工况下,车辆对动力需求增大,增程器需高负荷运转,导致油耗上升。而PHEV车型在高速时发动机可直接参与驱动,且处于高效运转区间,避免了能量转换的额外损耗,因此更为省油。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支持,此前已有学者指出,插电混动技术在高速场景下具有明显优势。
尽管如此,增程式车型并非没有亮点。其驾驶静谧性在低速时表现突出,车内噪音控制优于多数燃油车;同时,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同配置车型的价格通常更具竞争力。发小最初正是被增程式车型的大空间所吸引,认为其适合家庭使用。但高速油耗的差异让他开始犹豫,毕竟每年几次的长途出行,累积的油费支出也不容忽视。
若用户具备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情况则又有所不同。在市区通勤时,两车均可主要依靠电力驱动,每周充电一次即可满足需求,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但对于无法安装充电桩、长期处于亏电状态行驶的用户而言,高速油耗的差距就成为必须权衡的因素。目前,不少PHEV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已超过100公里,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代步需求,同时在长途行驶时又能保持较低的油耗,展现出更全面的适应性。
事实上,没有一款车型能够完美适应所有场景,选择的关键在于用户的具体需求。对于主要在城市内行驶、对价格敏感且偏好静谧驾驶体验的用户,增程式车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经常需要高速行驶、或希望兼顾动力性能与经济性的用户,PHEV车型则更为合适。发小目前仍在两者之间犹豫,时而被增程式车型的舒适性吸引,时而又念及PHEV车型的省油优势。
您平时的驾驶场景以哪种路况为主?如果考虑换车,会更倾向于增程式还是PHEV车型?高速油耗的差异是否会成为您决策的重要依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