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化配置与价格战中陷入同质化竞争时,马自达携全新EZ-60车型杀入市场,以11.99万元起售价直击中型SUV价格腹地。这款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的车型,虽与深蓝S07共享技术基础,但通过马自达独有的调校体系与品控标准,试图在新能源赛道重建"驾驶者之车"的灵魂。
在4850mm车长与2902mm轴距构建的空间内,EZ-60展现出日系设计团队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理解。封闭式前脸搭配发光LOGO的科技感,与分体式大灯的锐利线条形成视觉冲击。车内26.45英寸5K一体屏与50英寸AR-HUD组成智能座舱,科大讯飞语音系统与豆包大模型的接入,使其智能化水平达到新势力第一梯队。动力系统提供增程与纯电双版本,200km纯电续航满足城市通勤,600km长续航版则直指长途出行场景。
这款车型的市场定位极具攻击性。相较于同平台深蓝、启源车型,其价格优势达到数万元级别,甚至对14.98万元起售的比亚迪宋L形成直接威胁。配置对比显示,宋L在续航与智能化硬件上并无显著优势,而马自达的运动化调校与驾控质感,恰是当前新能源市场最稀缺的产品特质。
马自达的转型策略充满矛盾性。一方面,其坚持"弯道之王"的操控基因,在新能源时代延续对驾驶质感的追求;另一方面,11.99万元的定价策略又显露出对市场份额的迫切渴望。这种矛盾在营销层面尤为突出——若由新势力掌舵,凭借其流量运营能力,月销破2万并非难事,但长安马自达相对保守的渠道体系,可能成为制约销量的关键因素。
行业观察者指出,EZ-60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为合资品牌提供了新能源转型的示范样本。当多数合资车企仍在油改电路径上徘徊时,马自达通过深度本土化开发,既保持品牌调性又实现成本控制。这种平衡艺术,或将重新定义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生存法则。
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对马自达新能源车型的驾控表现充满期待。尽管品牌近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低迷,但"东瀛宝马"的技术积淀仍具号召力。EZ-60的推出,标志着合资品牌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其能否打破"合资新能源必败"的魔咒,将成为2025年车市的重要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