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出行行为的消费推荐榜单——“扫街榜”。该榜单依托导航到店频次、复购率、专程前往比例等十亿级出行数据,通过算法模型生成动态排名,有效遏制了传统榜单中“刷评买榜”的乱象。数据显示,上线首周,上榜商户的客流量平均增长187%,南京、武汉等城市的一批街巷小店因此获得精准曝光。
与传统点评平台依赖用户评分不同,“扫街榜”通过导航行为数据验证评价真实性,例如,专程前往比例高的店铺会被优先推荐,而复购率低的商户则可能降级。这种机制倒逼商家回归服务本质,一位接入榜单的餐饮店主表示:“过去靠刷单冲排名,现在必须优化菜品和到店体验,否则排名会掉。”
高德此举直击本地生活行业“用户信任、商家经营、平台盈利”难以平衡的痛点。高德CEO郭宁明确表示,“扫街榜”永不商业化,转而通过芝麻信用体系提升评价可信度,将产品定位为“用户驱动的数据工具”。投融界CEO邹晴分析称,这一策略体现了阿里对长期生态价值的重视:“免费策略吸引用户参与,反哺平台数据质量,为后续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9月20日,阿里进一步推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团购业务,在上海、深圳、嘉兴试点,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同步上线。这一动作标志着阿里本地生活战略从“单点突破”转向“多端协同”:高德负责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导航行为验证评价真实性;淘宝与饿了么拓展场景,饿了么依托外卖商家资源快速布局到店业务,淘宝则引入家电、数码等零售品类,实现“线上团购、线下核销”的跨品类覆盖;支付宝串联支付环节,形成“找店-决策-交易-核销”的全流程闭环。
邹晴将这种分工比作围棋战术:“高德的‘尖’为集团构建基础设施,淘宝、饿了么的‘长’则深化原有业务。多端联动既避免单一平台承载过重,又能通过数据共享降低获客成本。”例如,用户在高德搜索“火锅”后,可直接跳转淘宝团购页面,到店核销时使用支付宝支付,全程无需切换应用。
“扫街榜”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数据厚度与信用价值。高德每日处理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15亿公里导航里程,这些独家数据为榜单提供了精准依据。阿里通过放弃榜单商业化,换取用户信任与数据飞轮,而变现任务交由淘宝团购、饿了么等业务承担。例如,“烟火小店榜”每日为街巷店铺提供5000万次流量曝光,排名算法更注重复购率等长期指标,减少商家对营销预算的依赖。
用户端,消费决策从“被动接收网红推荐”转向“基于行为数据自主判断”。例如,“回头客榜单”直接反映商户长期口碑,“本地人爱去榜”则规避游客陷阱。调研显示,75%的消费者认为“真实导航行为比五星评分更可靠”。一位上海用户表示:“以前跟着网红店打卡,经常踩雷,现在看扫街榜的复购率,更靠谱。”
阿里生态的开放协同也为创业者带来新机遇。邹晴指出,三类方向值得关注:一是数据服务细分市场,例如开发针对扫街榜算法的优化工具,帮助商家解析用户行为数据;二是垂直场景补充供给,淘宝团购扩展至保健品、家电等非餐饮品类,创业者可切入细分领域供应链;三是线下运营创新,社区生鲜、特色零售等模式可通过投融界等平台对接资本,快速复制成功案例。
“创业者需跳出‘补贴战’思维,转向价值竞争。”邹晴举例称,生鲜项目可通过搭建“直采-仓储-配送”全链条,控制损耗并提升复购率,恰好契合扫街榜的考核逻辑。她强调,未来本地生活的竞争,将是生态协同效率与信用价值的竞争,创业者若能抓住信用红利期,深耕差异化服务,有望在巨头布局的缝隙中开辟新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