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金海豚奖”虚拟现实(VR)数字作品大赛初评会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圆满收官。这场汇聚学界与业界精英的评审盛会,从技术创新、艺术表达、用户体验及商业价值等多维度对参赛作品展开全面评估,最终遴选出晋级终评的优秀作品。
评审阵容堪称“全明星”,为大赛权威性与公正性保驾护航。组委会特邀多位学界专家坐镇,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前瞻性视野,为作品提供专业学理评判。同时,来自VR/AR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深企业代表加入评审团,从商业模式、市场应用及硬件生态等角度把关,确保评选结果紧扣产业发展脉搏。产业平台与艺术领域专家的加入,为评审注入多元视角,使评选兼顾技术、艺术、商业与市场,共同支撑起大赛的高水准。
评委们对大赛的组织与作品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国内AR市场头部企业Rokid全球生态负责人赵维奇表示:“看到许多作品已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这让我对VR行业的商业潜力充满信心。”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战略发展总监张婕则称赞:“从评审标准到现场执行,大赛的专业与严谨令人印象深刻,为公平公正提供了坚实保障。”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技术”总经理初铮更寄语大赛:“愿‘金海豚奖’成为VR领域从业者的‘奥斯卡’。”
本届大赛参赛作品亮点纷呈,技术赋能创意的趋势愈发明显。企业作品以高完成度与清晰商业模式见长,高校作品则充满实验精神与创新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格局。在评审间隙,评委们仍围绕作品展开热烈讨论。赵维奇带来的Rokid最新款“AI+AR”眼镜成为现场焦点,吸引众多评委体验,生动展现了科技与创意的深度融合。
为表达对评委的感谢,组委会创新采用AI平台Haimeta为每位评委定制专属AI海报,将评审瞬间与VR视觉元素巧妙结合,既呼应了“科技赋能创意,为未来添彩”的大赛理念,也彰显了科技与人文的交融。
作为厦门国际动漫节的重要创新单元,本届“金海豚奖”VR大赛首次设立VR赛道,旨在推动虚拟空间艺术、沉浸式数字技术与动漫产业的深度融合。赛事共设8大奖项,奖金总额达30万元,终评将于10月18日在厦门启动。组委会表示,将继续秉持专业、开放、创新的理念,助力优秀VR内容实现商业转化,共筑VR生态未来。根据安排,大赛获奖名单将于10月31日“金海豚奖”颁奖仪式上正式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