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超重力离心模拟装置首台主机启动,以“时空压缩”助力多领域科研突破​

   时间:2025-09-29 23:53:0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迎来重要进展,其首台离心机主机近日正式启动运行。该装置由浙江大学主导建设,旨在通过构建超重力环境为多领域科研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其核心设备“CHIEF1300”离心机以1300g・t的容量成为全球最大同类设备。

作为国际领先的科研平台,该装置由三台离心机主机与六座实验舱的18台机载装置组成。除已投入运行的“CHIEF1300”外,容量达1500g・t和1900g・t的“CHIEF1500”“CHIEF1900”离心机正在建设中。其核心技术可产生最高达地球重力1500倍的超重力场,通过“时空压缩”效应,使科研人员能在实验室中以极小空间和极短时间模拟真实世界的复杂过程。例如,在100倍重力环境下,100米长的地质结构可缩小至1米模型,百年尺度的污染物迁移过程可压缩至3.65天完成。

“CHIEF1300”的主机室位于地下230平方米的圆形空间,其核心设备形似可高速旋转的巨型天平。直径6.4米的转臂带动实验装置运转时,通过调节转速可精准控制离心力强度,目前该设备已实现10至300倍地球重力的稳定输出。为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项目团队采用深基坑结构、低气压控制室及液冷壁技术等创新方案,有效解决了超重力环境下的设备散热与气压平衡难题。

该装置的18台机载装置覆盖深海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废弃物处置及新材料研发等多个领域。在前期预研中,科研团队已取得多项突破:通过深海高压温控装置复现2000米水压环境,验证可燃冰开采的安全性;利用超重力振动台模拟强震对水电站坝基的影响;借助造波装置推演4米海浪与20米海啸的冲击效应,为海上风电场选址提供数据支撑;在定向熔铸炉中制备的高铁接触网导线材料,兼具高强度与低缺陷特性。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指出,超重力技术为物质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维度。该装置将打造国际化的开放科研平台,通过与全球顶尖团队的合作,推动极端环境模拟、物质行为预测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目前,装置已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硬件条件,未来将持续为重大工程安全评估、前沿材料研发等提供技术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