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科技赋能秋收:河北板栗“智”长、黑龙江蔓越莓“速”收、新疆棉花“巧”脱叶

   时间:2025-09-30 09:18: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广袤田野间,金秋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塞北草原到江南水乡,从华北平原到东南沿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背后,科技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变革的核心力量,各式各样的农业“黑科技”让秋收作业更高效、更智慧。

在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的板栗科技示范基地,科技赋能的成效尤为显著。一棵棵板栗树上,果实饱满的板栗压弯了枝头。林业专家测算显示,通过智能水肥控制系统的应用,示范基地的板栗产量逐年攀升,2025年亩产最高突破1000斤。该系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水、肥的精准施用,种植户只需通过手机终端就能远程操控灌溉与施肥,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

板栗丰收后,运输环节的难题也被无人机破解。过去,板栗“下山”全靠人工肩挑背扛,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如今,无人机低空运输成为新选择,不仅解决了运输瓶颈,还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让板栗从枝头到市场的速度更快一步。

在黑龙江抚远市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水上打果机的应用让采摘作业焕然一新。工人们先将田地注满水,随后驾驶打果机在水中穿梭。机械臂搅动间,红色的蔓越莓果实脱离枝蔓,漂浮到水面上,再由工人用专业工具聚拢收获。由于蔓越莓表皮坚硬、内部有四个空腔,能轻松浮于水面,这一特性与打果机结合,使采收效率大幅提升。据了解,使用打果机每小时可完成30亩田块的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

新疆南部的棉花田里,一场科技助力脱叶的“战役”正在打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拉尔市,一台展开“双翼”的智能喷施机器人成为棉田焦点。这台机器人总长度达21米,超长喷杆可同时覆盖9行棉花,每分钟作业面积超过3亩。其轮距和底盘高度可根据棉田行距与株高调节,实现精准化、均匀化喷施,效率比传统脱叶机提升一倍以上。

棉花成熟前,喷洒脱叶剂是关键环节。通过提前一个月施药,可加快叶片脱落,避免叶片遮挡影响棉桃采光,还能防止采收时叶片污染棉花。2025年,受南疆气温持续偏高影响,棉花成熟期较往年提前10天左右,目前吐絮率已超40%,进入脱叶作业黄金期。预计9月底,新疆棉花将陆续开镰,11月底前完成全部采收。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