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双节将至,大闸蟹成为城市餐桌上的热门选择,送蟹、品蟹成为不少人节日的必备仪式。在社交平台上,“秋天的第一份蟹礼”话题热度持续攀升,而香港与内地大闸蟹市场的价格差异,更引发了一波“北上尝鲜”的热潮。
香港消费者向来对大闸蟹情有独钟,但今年香港市场的大闸蟹价格居高不下,一只普通规格的蟹售价高达三四十元。相比之下,深圳等内地城市的大闸蟹品质与香港相近,价格却便宜近一半,每只仅需十多元。这一显著差异,促使不少香港人选择跨过边境,专程前往深圳购买。
深圳部分超市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推出了“即食蒸蟹”服务。消费者购买大闸蟹后,可现场享受代蒸煮服务,30分钟内即可出炉。超市还贴心配备保温袋和调味料,消费者拎着热气腾腾的螃蟹过关,边排队边拆蟹,真正实现了“零负重回港”。这一服务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多个热帖称“深圳大闸蟹完胜”“大闸蟹区已被香港人占领”。
内地大闸蟹市场的火热,不仅限于港澳地区。江苏作为大闸蟹的主产区,宿迁骆马湖、洪泽湖、太湖、阳澄湖、固城湖等地的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据宿迁市农产品产销协会副会长钱晓红介绍,今年气候适宜,大闸蟹死亡率较低,预计产量较去年增长三成。
电商平台也积极布局大闸蟹市场。今年,京东超市与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宿迁市湖滨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在滨湖新区建立霸王蟹京东基地,包销1600亩蟹塘,年产量预估超过50万斤。京东超市季节海产负责人王禹表示,平台组建了专业质检团队深入产区,从选塘、喂食到水质管理,全程监督大闸蟹的养殖流程,确保源头品控。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京东超市今年联合知名演员郭品超和健身博主李维刚,打造专属“大闸蟹京东基地”。专业质检人员驻扎蟹塘,对水质、土质、饲料等100多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同时,平台推出“蟹卡兑换无忧服务”“去绳足重”“30天价格保护”“缺重赔”等保障措施,解决了消费者最关心的兑换难、缺斤短两和价格波动问题。
随着供应链优势的凸显,京东超市已将“满黄满膏”的大闸蟹标准化为商品。对于香港消费者而言,内地大闸蟹不仅价格亲民,品质更有保障,每一只都膏黄饱满,成为今年双节期间最受欢迎的“尝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