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71岁王健林“限高”风波背后:7年还债6000亿,仍在困境中坚守等待转机

   时间:2025-09-30 17:10:4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则关于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尽管万达集团迅速回应称,此次限高系下属公司经济纠纷引发的误会,且相关限制已解除,但这一插曲仍折射出这家商业巨头当前面临的财务压力。71岁的王健林如今身形消瘦,却依然奔波于债务处置一线,其背后的万达帝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万达的困境可追溯至八年前的一场战略转型。2016至2017年间,正值事业巅峰的王健林做出了两个关键决策:一是从港股退市转战A股,二是加速海外资产收购。当时万达在港股估值长期低迷,与A股同类房企形成鲜明对比,促使王健林决定斥资300亿元回购股份,并与财团签订对赌协议,约定若2018年前未能完成A股上市,将全额回购股权。与此同时,万达在海外投入超200亿美元收购影院和商业地产,却因监管收紧遭遇股债双杀,流动性危机骤然显现。

面对双重压力,王健林展现出军人出身的决断力。他通过出售文旅和酒店项目,为万达换回600多亿元现金,不仅化解了燃眉之急,更推动企业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这种"断臂求生"的策略使万达在后续地产行业寒冬中表现优于多数同行,通过收取物业管理费维持了多数年份的盈利。然而,资产贬值与债务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上市失败导致的对赌回购压力,迫使王健林持续变卖核心资产。

据公开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万达商管负债总额仍达2990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流动负债4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51亿元。为填补债务缺口,王健林近两年已出售超80座万达广场,包括北京总部所在的大望路项目,甚至让出万达电影控股权。尽管累计还债6000亿元,但当前仍有至少300亿元资金缺口。目前万达手中剩余的200多座万达广场,按此前48座项目500亿元的交易价格估算,全部出售或仅够偿债。

在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万达资产的处置面临严峻挑战。资本市场的观望态度使得全面清仓难度加大,潜在买家普遍压低估值。王健林目前采取的策略是折价出售资产以应对到期债务,同时等待行业回暖契机。若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回升,万达资产价值修复将为其创造转机;反之,若债务压力持续累积,这家商业帝国可能重蹈部分房企的覆辙。

与部分同行选择破产重组或转移资产不同,王健林始终坚守企业责任。在多数民营房企依赖国资纾困的当下,他通过市场化手段维持运营,展现了企业家的担当。这种逆境中的坚持,在行业寒冬里显得尤为珍贵。71岁的王健林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便在时代洪流面前,企业家的坚守与担当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