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到智能驾驶赛道的新星,千里科技正以独特的生态化模式重塑行业格局。这家曾以摩托车和汽车制造起家的公司,在完成破产重整后,凭借吉利资本、奔驰战略入股及AI领军人物印奇的深度参与,迅速跻身智能电动车市场核心竞争圈。
9月28日,千里科技在重庆举办全球品牌首秀,董事长印奇首次回应“是否对标华为”的质疑。他坦言:“华为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但千里科技的技术基因和战略定位截然不同。我们更专注于通过AI技术重构汽车体验,希望成为智能驾驶领域差异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吉利控股作为战略基石,为千里科技提供了整车制造的底层支撑。通过收购力帆科技,吉利不仅导入稳定的生产体系,更将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和销售网络纳入麾下。这种资源整合使千里科技跳过新势力普遍面临的产能瓶颈,直接获得制造端的竞争优势。
AI技术的深度赋能成为千里科技的核心变量。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通过旗下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出任董事长,推动公司战略从“车+AI”转向“AI+车”。他提出:“智能驾驶将进入AI大模型驱动的新阶段,计算机视觉与座舱交互的融合将重新定义产品形态。”这一判断直接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溢价空间。
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13.39亿元收购千里科技3%股份,为全球化布局注入关键筹码。奔驰数字技术作为集团最大海外研发中心,覆盖自动驾驶、电动出行等核心领域,其入股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将欧洲安全标准与全球化经验导入千里科技的技术体系。
这种“资本三角”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吉利负责制造与规模化应用,印奇团队主导AI技术研发,奔驰提升产品标准与全球视野。三方资源整合下,千里科技构建了覆盖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等品牌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平台,通过多品牌数据反哺算法迭代,形成“规模-技术”的正向循环。
面对2025年智能驾驶市场的激烈竞争,千里科技选择差异化路径。其推出的“千里浩瀚”系统覆盖H1至H9多个级别,既不同于车企的全栈自研模式,也区别于科技公司的“智选车”模式,而是定位为行业技术赋能者。这种生态化打法有效摊薄了研发成本,同时通过海量数据加速算法进化。
在技术路线图上,千里科技明确提出“双轮驱动,双化牵引”战略。其中,“AI化”聚焦智能驾驶、座舱和出行三大业务,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布L3级方案,2026年下半年推出面向Robotaxi的L4级方案;“国际化”则依托吉利海外资源与奔驰标准体系,设定了全球10个城市规模化运营的目标,单城部署量将超过1000辆。
千里智驾CEO王军指出:“智能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必须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实现。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开放的技术生态,让AI大模型在真实场景中持续进化。”这种战略定位既符合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趋势,也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智驾竞争提供了新范式。
随着“A+H”两地上市计划的推进,千里科技正加速技术输出与品牌国际化。其通过整合中国制造效率、AI算法深度与全球豪华品牌标准,试图在智能驾驶下半场竞争中占据关键生态位。这场由技术、资本与全球化共同驱动的变革,或将重新定义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