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消息,为规范电池技术术语使用,避免市场概念混淆,相关部门正着手制定新的行业命名规范,拟将目前俗称的"半固态电池"统一更名为"固液电池"。这一调整旨在厘清技术边界,保障市场信息透明。
技术专家指出,固液电池与全固态电池在核心构造上存在本质差异。前者仍含有20%-40%的液态电解质成分,通过添加固态电解质颗粒来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后者则完全摒弃液态物质,采用陶瓷、聚合物等纯固态材料构建导电通道。这种结构差异直接决定了两种电池的性能特征。
在性能参数方面,固液电池较传统锂离子电池实现显著突破,能量密度提升30%-50%,快充性能也有所优化。但受限于残留液态成分,其安全性仍存在改进空间。全固态电池则展现出更优异的综合性能,能量密度可达固液电池的1.5倍以上,支持10分钟充电至80%电量,且因彻底消除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规避了漏液、热失控等安全隐患,循环寿命预计突破1万次。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此前"半固态"的模糊称谓导致市场认知混乱,部分企业借此进行概念营销。新命名标准的实施,将帮助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更清晰地识别产品特性,遏制不实宣传行为。某车企技术负责人表示:"统一术语后,我们采购电池时能更精准地评估技术参数,避免因概念混淆导致的决策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