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开罗郊外的吉萨高原上,一座神秘的巨型石雕静卧千年,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这座高约18米、长达73米的巨型雕塑,其规模相当于六层楼高,身长与波音747客机相当,是现存最大的独立石雕。作为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它始终守护着吉萨金字塔群,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留存至今的遗迹。
关于这座神秘雕塑的起源,考古界始终存在争议。尽管普遍认为它可能是法老陵墓的守护者,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但缺乏直接的文献记载使得建造者身份和建造时间成为未解之谜。古埃及人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它的文字记录,考古学家只能通过地质分析、建筑痕迹等间接证据进行推断。值得注意的是,与金字塔不同,狮身人面像是直接从整块岩石上雕刻而成,而非堆砌石块建造。
近期,考古团队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地下通道中发现了关键线索。这条延伸至狮身人面像围墙的雕刻通道,直通金字塔下方的神庙。研究人员在围墙角落发现现代砖块填充的切口,推测这里曾是排水系统的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一设计是为了将雨水引向采石场所在的洼地,防止金字塔通道被淹。这一发现暗示,在哈夫拉金字塔建造前,狮身人面像可能并不存在,否定了它早于金字塔建造的说法。
然而,关于建造者的争议并未平息。有学者指出,如果狮身人面像由哈夫拉建造,他不会允许排水系统威胁这座重要建筑。另一种观点认为,哈夫拉继位时,这里可能只是一个采石场,狮身人面像的雕刻尚未开始。在附近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工匠活动的痕迹——成千上万的工匠曾在此敲打岩石,分离石块,用于修建金字塔和神庙。这表明,无论建造者是谁,都需要运走数万吨岩石,而狮身人面像正是由遗留的巨石雕刻而成。
地质分析为破解谜题提供了新方向。狮身人面像的岩层结构呈层状分布,上层因含有更多海洋生物残骸而更易风化,形成了独特的侵蚀图案。这种图案与哈夫拉神庙墙壁上的凹槽高度相似,表明修建神庙的石料可能来自狮身人面像周围的岩石。考古学家据此推测,狮身人面像的建造时间应晚于哈夫拉神庙,排除了它最初是狮子雕塑且早于哈夫拉时期建成的可能性。
在狮身人面像附近,考古团队还发现了一座深埋沙土的墓室,属于哈夫拉时期的牧师。这位牧师在哈夫拉去世后仍负责祭祀活动,表明法老死后仍被持续纪念。墓室的存在暗示,哈夫拉的祭坛至少延续了数百年。为何人们在法老去世几百年后仍坚持祭祀?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隐藏在狮身人面像与它双爪下的神庙中。
这座被称为“斯芬克斯神庙”的建筑,其设计在古埃及金字塔建筑中独一无二。神庙周围残留着巨大的石柱,曾雕刻着哈夫拉的巨型雕像,考古学家已在此发现12座此类雕塑。神庙与狮身人面像的紧密关联,进一步支持了它由哈夫拉建造的推测。尽管谜团仍未完全解开,但这些发现为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