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近日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GTC大会上,凭借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焦点。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主题演讲中,不仅展示了下一代超级芯片Vera Rubin的原型机,更抛出“AI不是工具,而是会用工具的工人”这一颠覆性观点,引发行业深度讨论。
被黄仁勋戏称为“芯片版美队”的Vera Rubin超级芯片成为全场焦点。这款采用第三代NVLink技术的72机架级计算系统,实现了全球首个无线缆连接的机架设计。实验室数据显示,其计算性能达到100 Petaflops,较九年前交付OpenAI的首台DGX-1超算提升整整100倍。更令人惊叹的是,原本需要25个传统机架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单台Vera Rubin即可胜任。
技术细节方面,该系统底部集成了8颗Rubin CPX GPU、两颗Vera CPU及BlueField-4数据处理器,配合全新“上下文处理器”支持超百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通过NVLink交换机、Spectrum-X以太网交换机和Quantum交换机的三重组合,系统兼容多种网络协议,主干网络传输速度堪比整个互联网流量。黄仁勋透露,该系统将于明年10月投产,单个满配机架重达两吨,包含150万个精密零件。
在应用生态构建上,英伟达展现出惊人的布局广度。通信领域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推出支持AI原生6G的Aerial RAN Computer Pro平台,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5G到6G的平滑过渡。自动驾驶方面,发布的DRIVE AGX Hyperion 10平台集成两颗Blackwell架构芯片,算力超2000 FP4 TFLOPS,配合14个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实时决策。
量子计算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具里程碑意义。针对量子比特易出错的行业难题,英伟达推出的NVQLink技术首次实现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算的紧密耦合。该技术通过硬件直连、CUDA-Q编程接口和生态联盟三大支柱,将量子纠错延迟降低至微秒级。参与项目的美国能源部实验室负责人评价:“这相当于找到了连接量子与经典计算的罗塞塔石碑。”
在基础理论层面,黄仁勋对AI的本质提出全新定义。他指出,传统软件产业本质是制造工具,而AI是首个能自主使用工具的“数字工人”。以公司内部使用的Cursor编程助手为例,该工具通过VS Code接口将工程师生产力提升数倍。这种变革催生出“AI工厂”新形态——专门用于生产智能token的超级计算中心。据SemiAnalysis基准测试,采用极致协同设计的Grace Blackwell系统,在晶体管数量仅翻倍的情况下实现十倍性能提升,单位计算成本降至十分之一。
市场布局方面,英伟达正加速构建AI基础设施帝国。与美国能源部合作的七大AI超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全球六大云服务商的资本支出曲线呈现指数级增长。黄仁勋预测,到2026年底,仅Blackwell和Rubin两代芯片的累计营收就将突破5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中国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推出的物理AI战略通过Omniverse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为制造业构建“虚拟工厂”,加速机器人从数字世界向现实世界的部署。
开源生态建设同样成果斐然。英伟达在全球开源贡献榜上以23个领先模型占据榜首,覆盖语言、物理模拟、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其中物理AI模型、语音模型和推理模型均排名全球第一,下载量持续领跑行业。这种软硬结合的生态优势,正使英伟达从单纯的芯片供应商转型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运营商。











